陳泱佑
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學系
起先我們並不知道有舉辦這個比賽,不過某個日子裡於學校網站得知只要擁有創意構想皆可組隊參與,便三人埋頭認真研究相關資料,以及思考我們到底希望創造怎麼樣的公司。
身為行政管理學系的我們,運用課堂所學的政策行銷、顧客關係管理與經營推廣等…知識,明白任何策略的成功需要企業、消費者和競爭者之全盤考量,此外亦須評估可否改善社會問題,有鑑於此,我們得出的結論便是打造一個「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屬於新興的第三部門,以解決社會現況非以營利為目地的組織,而我們認為近期農產品產量過剩問題嚴重,因此以「推廣食農教育,改善國人飲食習慣」為出發點,希望從根本改善農業的結構性問題。
然而,僅有想法無法建立公司,實現整體計畫所需的資訊非常多,我們分工合作蒐集有關食農相關法規及草案,並且查閱許多其他學校或社企的成功案例,漸漸得我們的構想越發具體,在不斷的討論中「農純鄉」建立了,也以farm與綠色為意象創造商標,希望以商業模式解決小型農業生產者的弱勢角色,並且讓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能買到價格及價值相符的產品。
首先,「農純鄉」的人力資本來源是透過產學合作來獲得,由大專院校各專長教授組成「食驗家」團隊,並帶領學生進行企業實務應用。資金來源除政府補助外,還須能獨力支撐合理收購農產價格的收入,因此需透過各式行銷手法已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及協助開發獨特伴手禮,使顧客產生興趣進而消費。最重要的商品,我們希望農友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種植,來確保消費者能安心選購健康有保障的食材。
第二個主要構想為「食光機」,憑藉販賣機風潮,將即期農產品和加工食品放入販賣機售,以商品均一銅板價隨機掉落為特點吸引消費者,並且結合行動裝置集點活動來促進重複消費,而即期蔬果販賣機設置於火車站、百貨商圈等…人潮密集區域。食光機可達到減少食物浪費,且無人機銷售方式可降低人事成本,較低的價格亦促進客人消費意願。
最後,藉由舉辦食農教育營隊,或各式社區工作坊及推廣活動,使實習的大專院校生帶領中小學童觀摩體驗各式活動,以從小培養孩童對農業方面的基本認知與紮根食農教育,並且結合一鄉一特色的農產推廣,期許從生活開啟食農理念,推動全民終身學習,漸進改善國人飲食習慣。
雖然內容準備如此多,但放入power point僅能以重點呈現,並且輔以圖片強化說明,刪刪減減好多次才決定最終版本,不過大家討論的過程中也讓我們的思緒更為清晰,就算逼近期末考依舊按時繳交報名資料,期待能於上台發表那日成功將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傳達給與會的評審和嘉賓,過去雖有過多次行銷競賽的經驗,但最終皆未能獲得名次,但依舊不氣餒的我們全力以赴的殷切期盼口頭報告那一天的到來。
學期最後一天真是格外緊張,看著許多同學帶上大包小包準備回家的身影,抑或抱著書衝刺最後一科考試的同學,然而我們還拿著演講稿忐忑的復習以免上台後腦筋一片空白。阿––果然有很多其他組別,現場的會議廳近乎坐滿,不過我們的順序在第三組可沒任何時間可以胡思亂想,不斷告訴自己我們的努力今天就是收穫成果的日子,演練的次數早已數不清,就把我們小表達的企業理念完整傳達給在座的所有人吧!
站在台上的15分鐘如夢似幻,回到位子後居然想不太起剛才發生甚麼事,不過依然微微顫抖的雙手表示我超級緊張呢!不過現在放鬆下來沒了腎上腺素,疲憊感從全身多處不斷襲來,想來也好多天沒好好休息,就這樣配著一點睡意持續觀摩其他組別的報告。這個競賽沒有限制主題,因此所有組別的方向確實五花八門,其中有關虛擬實境、老人安養及流浪動物等…議題令我特別印象深刻,能夠到這裡聽取各方想法確實學到很多課堂外的知識。
最終到了評審講評,因為組別很多因此事做綜合性講評,講訴參賽者共通的主要缺失與優勢,的確大家似乎共同的問題是將主軸放在創新及創意,創業的實務面鼻較缺乏,我們雖有現金流向以及整體營運方針,但也無法估計成本與效益,如此反思後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其實我們都抱持著很難獲獎的心直到競賽尾聲,驚艷的是佳作公布司儀竟是唸出我們的組別「食驗家」,難以言喻的感動及快樂油然而生,明明我們的作品多處不足––但十足的努力獲得了認同和肯定,這樣難忘的經歷會永遠保存在我的內心,不斷澆灌我今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