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數位新星大賞 心得分享

發佈日期:2018-12-17

彭麒安

理工學院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在分享DIGI+數位新星大賞的比賽經驗之前,首先必須要介紹DIGI+Talent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順應數位時代來臨,AVR實境技術和AI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由於進化速度之飛快,提升國家整體的數位能力也成了國家重要的政策之一,因此行政院經濟部為了讓大專院校和研究生聚焦在網路服務/電子商務、資料科學與數據分析、智慧內容、智慧聯網以及人工智慧共五大領域的培育資源,鏈結全球MOOCs資源,提供學生國內外數位經濟相關課程並開設進階及專業實體課程,提供6個月密集性的人才加速培育機會,大專生必須要在5月通過法人單位舉辦的海選會,才能在6月開始進入研習單位研習,進行為期6個月的研習計畫。

       今年是DIGI+Talent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舉辦的第二屆,由於去年同樣為數位研究所的學長在第一屆拿下第一名的冠軍寶座,經過學長的經驗分享後,我和李文丁決定參加第二屆的海選會,想要給自己一個實力躍升的契機,也希望藉此證明我們台南大學的學生也是很強的。2018下半年對我和李文丁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們必須要先預期在接受這個挑戰之前,我們都要有把握能安頓好校內的畢業專題製作、研究所的推甄等本應該要做好的事情,即使當時在我們眼前的挑戰有如驚滔駭浪般,對這3~4年合作過不下十次的我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每當我接受全新挑戰時,我總會告訴自己:「事情雖然很多,但是只要按步就班地好好完成就好了!」剛好在這樣的精神鼓勵下,我和李文丁成功在海選會取得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的研習資格,對於同樣在數位學習科技學系出身的我們而言,我認為沒有比那裡更適合練功的單位了。

       在這半年間,為了能在DIGI+數位新星大賞拿到好成績,我們開發了一套結合AR、VR和語音辨識系統的英語村學習APP,希望能藉由數位科技來翻轉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現有的英語村場館增加更多的學習型態和元素,甚至藉由OpenID紀錄學生的學習狀況,強化和補足老師在傳統教學制度上需要注重的部分,成功在資策會的會內初選得到長官的青睞,得以代表資策會出賽,和其他研習單位的參賽隊伍一較高下。到了比賽當天,主辦單位邀請了各大媒體來採訪,評審的身分從大學系主任到Unity台灣區總經理,每位大人物對我們而言都猶如小蝦米遇見大鯨魚那樣的震驚,正因為這樣我們應該要更勇敢地展現我們的專題成果,也憑著這樣的衝勁,在這次的DIGI+數位新星大賞得到第三名的好成績。

       這半年來,我要感謝李文丁這個死黨兼好夥伴,他在系上一直都是響徹雲霄的人物,我從什麼都不會到慢慢著手一些基礎技能,到現在在數位內容上能掌握一定的技術,在這幾年的學習過程中,他給我很多時間和空間學習,讓我能和他在各種舞台上展現自己,這次的比賽就像是我們耕耘了三、四年後舉辦的的豐年祭,也希望未來畢業後還有機會能和他為著一個目標不斷奮鬥。另外我也非常感謝我在學校內畢業專題製作的夥伴,林孟增和黃仁和,儘管校外實習和校內畢業專題雙管齊下,他們還是常常會在我喘不過氣的時候給我精神鼓勵,製作進度上也包容我非常多。最後要感謝支持我的父母親和鏘鏘老師,在這段過程給我非常多的指點,讓我能在迷茫的時候能及時脫離困境,經過一次這麼忙碌的日子才知道,打一場仗不單是自身的內心素質要夠強,也需要身邊許多人的成全,實在是有太多人要謝了,我還是謝天吧! 第三名對首次挑戰全國舞台的我而言,是個很大的肯定,同時也是個很大的警惕,警惕我們這個世界非常大,多的是我們沒有見識過的各路高手,永遠不會知道未來還會遇到多麼讓人頭痛的難關,唯有不斷地繼續往前衝,人生才會有更多更深刻的收穫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