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團體心得分享

發佈日期:2019-06-12

曾昱涵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在這學期的導演課中,班上的同學被分成三組各別進行排練,每一組都會有自己的導演、演員、設計跟小舞監,由班上的兩位總舞監和老師來做統籌、管理,而在與同學們工作的過程中,我體驗也學習到了很多事,因為這次的課程老師希望同學們可以比照正式的製作,所以在程序上有許多部份跟去年班上的口述歷史不太一樣,大致上是多了一些流程,像是導演與劇本的投票還有演員的徵選等等,除此之外,也因為劇組是同學們自己選擇分配的,因此相較口述之下氣氛更加和諧,在劇本的方面也是同學選擇自己有興趣、有想法的來做製作,因此各個工作崗位上的人都會更清楚知道自己的理念與想達成的目標。

    在一開始在劇本提案時我同時參與兩位同學的小呈現,分別是《絕不付帳》和《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最後結果也很開心這兩個劇本都有被選上,除此之外《野良犬之家》也順利選上,而選出劇本後三位導演們分別開始制定演員與各設計的徵選表格,當時看到表格與規則出來時,真的有一種要參加外面劇團徵選的感覺,感到有點緊張,在徵選的當下更感覺非常的奇妙,因為我很喜歡表演,所以投了三個劇組的演員徵選,在同學面前表演依然會感受到很緊張的情緒,不過卻也覺得同學之間要這樣徵選是有點小彆扭的,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而最後我被分配到《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的劇組,擔任的是演員的角色,這次的製作為了因應課程需求,從最一開始劇本就需要進行刪減的動作,我們組要將原本需要演出一個小時半的劇本,刪減到三十分鐘,然而每個人對於劇本的看法與感受都不太相同,想要保留的重點也就有一點爭議,雖然最一開始有訂出一個版本,不過這在之後的排練都有商討的空間,這是我覺得很棒的一點,只要一遇到問題,我們就一起停下來解決,雖然對於劇本的分析還是感到有點可惜,不過因為有這次的經驗,希望下次自己能改善並處理得更好,也因為這次製作,我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不足,無論是聲音的控制與處理、或是肢體的展現,透過導二的表演經驗,之後會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也感謝每位組員都是相互鼓勵並且給出實質建議,尤其是導演給了演員們很大的發揮空間,讓我們每次排練都可以試著丟出自己的想法,不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在日子漸漸來到演出前,有一段時間其實我是挺慌張的,雖然我知道這個劇本對現在的我來說絕對是吃力的,不過在後期有種越看越迷惘的感覺,因為找不出甚麼可以施力的點覺得挺無力的,非常幸好那一陣子的整排,導演有看出演員的壓力,讓我們可以放鬆的玩、發洩的玩而沒有打斷,透過「玩」的方式,抒發彼此在排戲中或是生活中的壓力,這點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大家都有其他外務要忙,因此導演選擇讓組員較輕鬆的工作模式,並積極帶動組內的氣氛,除此之外,我覺得設計們也非常棒,完全不會有需要擔心的部分,讓我在這個劇組裡是感到非常有安全感的,所以雖然每次排練完都會很疲累,卻也得到相對的充實與滿足,覺得每一位同學都是非常好的老師。

到了呈現當天,我在開始前感到非常緊張,一直不斷調整自己的呼吸也努力保持冷靜,深怕會忘詞或是能量不夠滿,不過演完後的當下,我覺得非常滿足也很開心,我想這就是有觀眾在看的魔力所在吧,努力了一整個學期的成果能在老師同學們面前呈現,覺得很有成就感,雖然演出總是留有一些遺憾,但我會深深記住這表演的感覺,希望自己能好好吸取在這一次導演課的經驗,讓這些體悟變成未來的養分。而老師在呈現過後有保留一次的上課時間給同學討論這次製作的心得感想,我很喜歡這個討論的時間,大家分別各組上台去分享自己的心得,不管是印象深刻或是有趣的,甚至是低潮期的感想,都能藉由這個時間聽到別組工作的心得和趣聞,為我們導演課的學習歷程做一個完美的總結。

    總而言之,在整個學期與組員們工作的過程中我覺得很愉快,大家都會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如果有哪裡需要幫忙也都會互相協助幫忙彼此,很開心能有這次機會一起合作。而在一個製作當中,我覺得「溝通」與「如何溝通」是最困難也最為重要的事,因為在合作的過程中就是需要透過不斷的溝通,才能了解別人的想法並釐清自己的思緒,最後再整合不同的意見變成完整統一的一齣戲,這過程絕對是艱辛的,就像組內氣氛也曾經有一度的小低迷,不過卻也學習到了很棒的一課,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更要用對的方式來表達,要懂得接納與尊重不同的意見,才能使一齣戲產生不同面貌、或激發出更創新有趣的玩法,這是在製作中我感受很深的一個課題,永遠不要輕易說出「不」,因為勇於嘗試、接受挑戰才是戲劇最迷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