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心得

發佈日期:2019-12-12

蔡忞宜

教育學院

體育學系

教育及心理統計學讀書會心得

S10613009體育三 蔡忞宜

自從二年級上學期的讀書會之後,我對於體育系開辦讀書會這件事產生了信心。也進一步了解讀書會的具體操作。剛開始,我對於經費、行政程序、運作方式,都有很大的困惑。但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發現我的同學們,執行力很強。只是需要我詳細的提點,運作就會很流暢。我從一開始的獨自完成所有業務,分配職務上有一些缺失,導致常常很趕著完成心得和成果。到現在,能提早將每一次的講義都做好。留一些時間讓同學們完成心得,並規劃攝影的同學每次的活動紀錄。這些真的讓我獲益良多。所有的流程安排,到講義的產出,到心得的統整,最終得到一些成果。雖然成果並不一定能從目前的情況一瞥而知,但真的待在讀書會的當下,我真的能感受到同學們的進步。

  回歸到辦讀書會的初衷。我在班上自認成績好,也很認真在課業上。因此一直覺得班上的學習狀況呈現極度兩極化的現象。我與班上的少數同學,一直認為老師教的內容十分淺顯。因此花了許多時間在研讀課本、找其他資料上,希望能獲得更多知識。而其他大部分的同學卻是認為所有必修的學科,包括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統計學,是難以理解,極為困難的科目。這讓班級的氣氛產生了異常。老師明明在教同一堂課,所獲得到的卻是有極大的差距。我發覺了,其實是學習環境與動機的不足,導致了這樣兩極化的情形。

  我開始思索,該如何改變。這時高教深耕計畫的讀書會,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找到了一個機會,嘗試讓這個幾乎低迷到冰點的學習氛圍,湧入我的一絲熱流。我抱著這樣期待,卻又焦慮不安的心情,開辦了第一次讀書會。但這次的讀書會,好像是我用午餐,誘惑著同學來參加的。雖然成效不如預期,但我並不覺得沮喪。因為我知道,同學們有好好地帶著課本來,也有好好地回答問題。這代表著,他們沒有放棄學習。那次的生理學讀書會,是我第一次,也是最五味雜陳的一次經驗。

  到了三年級,出現了體育系的最大魔王--統計學。課堂上的「戰士」們,幾乎全數陣亡。高中自然組的我,對統計學也有點沒轍。這時,我又想到了讀書會。既然自己需要多花時間讀這門科目,不如和同學們一起吧!我開始呼朋引伴,只是這次沒有便當的誘惑,人數少了兩個。我滿懷熱情的開始了這個對抗「大魔王」的戰前訓練--統計學讀書會。

  剛開始的一兩次,真的讓我驚訝。同學們認真的寫習題,還一直要求我詳細的解釋解題流程。我深刻感受到,讀書氛圍的改變。而後來,慢慢地步入正軌。我開始會去思考,什麼樣的解題方法,是比較適合體育系的同學的。因為我自己的解題方式,與其他人非常不同。我習慣於理解原理,然後照著原理去導出公式,進而解題。但同學們的速度似乎無法跟上,我只好選擇請他們先詳細讀過課本上的公式後,實際用在題目裡。

  期中考之後,我經歷了一次挫敗。同學們不能像我一樣,明確的套入公式,直接算出答案。他們缺乏解題的信心。我在下課時間,問了讀書會中,相較分數較差的同學。我發現了問題所在。我們在讀書會時,總是慢慢地,一題一題的解釋。而那一題習題,就是那一章所對應的公式可以算出來的。但考試時,並不會按照順序,套入公式時便產了混淆。

  我想到了一個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期中考的題目再考一遍。一方面建立考試時的解題信心,一方面也能實際的練習到所有公式在運用上的多變。我希望能藉此,讓同學們熟悉運用期中考的這些基本的統計運算工具。

  到了最後,讀書會並不會在高教深耕計畫結束就結束。我們會一直持續到期末考。甚至是到下學期,到之後的每堂體育系的「大魔王」課。辦了讀書會才發現,學習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需要許多人的支持,需要環境的支持,還需要自己的堅持。現在只希望,我們的讀書會,能有期待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