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一開始我會組建合作學習團體,是因為老師在上課時講到同儕師徒制的觀念,激起我對合作學習團體的興趣。其實在高中時期我就常參與班上自發舉辦的讀書型聚會,正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讀書會有效讓學生之間彼此互相切磋成長。在這次親手組建的合作學習團體裡,很高興看到大家不斷地透過輪流扮演教的角色或學的角色。因為在此過程中教的人必須事先對要教的單字或文法內容進行準備、深入了解,學的人除了在台下學習到新的知識,也能適時給予意見或提出疑問,讓教的人去了解探索在準備時沒注意到的觀念及細節,因此也達成了教學相長及同儕師徒制的目的與初衷。最後透過每周一次的多益模擬測驗或英文搶答競賽,讓大家能清楚了解自己的進步幅度,並活絡了讀書會內部的氣氛及成員間的情感。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天才,但自己是一個比任何人都還努力想追趕天才們的庸才,因為明白自身的弱小,所以希望能找到一群人一同互相學習、成長,一起朝著那些他人看似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的目標邁進。其中很欣慰的是,雖然我們組這學期的測驗成績仍然未能達到我們的目標,但大家的成績都有一直不斷的再提升,尤其是那些本來英文沒甚麼自信的成員,也都開始會對自己的成績產生期待,對目標不再覺得是永遠不可能的夢想。「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世界上的天才本就不多,雖然我們只是一群庸才,但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繼續保持著這些良好的讀書習慣與風氣,庸才又如何?一個學期的合作學習團體無法達到,我們就下學期繼續,以此循環、鍥而不捨,我們就不相信畢業前的我們無法達標。或許我們真的是一群非常資質平庸的大學生,但很慶幸與令人振奮的是我們剛好都是一群努力的笨蛋,我們始終相信著不管達到目標前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目標。
最後在擔任召集人的過程中,我除了和大家一樣在英文的程度上得到蠻多實質性的成長,更精進了溝通協調的能力、規劃統籌的能力、主持領導的能力,並培養了更多的責任感。例如在成員因成績或日常煩惱感到失意或沮喪時,我能有效的聆聽並替他解決及分擔他的煩憂;在每次開會前我能做好開會事項與活動的規劃,並進行成員之間能力的分工統籌;在每次開會時除了讓大家問答討論的時間,我能主持整個聚會的流程並領導大家一起朝著目標勇往直前。而責任感的部份是我得到最多的收穫,為了讓大家能按照規劃的活動進行參與進而獲得成長,每次我都得花蠻多時間進行分享內容的準備,並在會後為大家進行歸納統整的重點筆記,讓大家能方便去複習。雖然自己的生活真的有些繁忙,但每次做這些的時候我都是毫無怨言的在為這個團體付出,其實不只是因為擔任召集人責任心使然,更多的是因為發自內心的享受這種和大家一起成長的快樂,看到大家每次進步時眼角藏不住的笑意,我就覺得一切的辛勞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