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珮蓉
教育學院
特殊教育學系
一、
1.讀書會的狀況是按照老師的上課進度做複習,有讀書會的週次就複習當週的上課內容,如果希望更加有計畫,未來可以加入進度表,按表作業,讓整個讀書會的流程更加順暢有效率,也不怕遺漏掉任何的章節。
2.我們的讀書會主要是著重在複習的部分,而我們認為將來可以加入預習
的環節,讓整個學習的歷程更加完整,上課時更容易吸收,讓學習的效果加
倍,較快進入狀況,同樣的觀念到上課時,已經是第二次接觸,擁有先備知
識的情況下,才不會兵荒馬亂。
3.我們的運作模式,是在讀書會時一同複習並尋找自己較不清楚的範圍提問,然後相互討論教學,將來若希望能更有效率的切中要害,可以各自花時間先將自己有疑問的部分統整出來,讀書會的時候就只研究大家有疑惑或不清楚的部分,不用重頭來過,找出問題的核心去解決才有效果。
二、
設立讀書會,目的就是為了能提起讀書的風氣,並讓想讀書的人,有一份歸屬感。還有,能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我認為,我們的效益,雖不到百分之百達到目標,但七八十一定跑不掉。參加讀書會的人,都是自願參與,且樂於解決問題。這在特教系來說,是一大進步。有些特教系的課程內容對於一些人來說,是有點難以吸收的。但是透過讀書會的模式,製造一個問題解決的良性循環。使的每個人對於讀書會,都十分積極參與。
三、
我覺得自己可以再多花一些時間在讀書會上
四、
促進特教系的讀書風氣,讓想深入學習的人,有一個空間,
自由探究。因為都是同學,不會有不敢問太簡單問題的困擾。這對於學習上,
是有極大的正面影響。因為同學們的理解速度,和理解程度有落差,才能有互
相幫助的效果。當我解釋完題目,同學們還會一一確認是否都聽懂。在讀書會
裡,沒有進度壓力,沒有老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同學筆記都來不及。針對上
課不懂的,再來做解釋。對於問題,做更詳盡的解說。這樣的效果,既無負擔,又能提起自信。更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讀書習慣。
五、
1.可以在經費不動之下,不限制次數。
2.不限制時間。
3.可以多多利用讀書會。
六、
我認為每個禮拜同一個時間,同樣的人,雖然講的是不同的內容,但相同的是
仍會感受到那互相幫助的熱情和溫暖,以及看到同學間成績都有或多或少的成
長,我想這大概是讀書會給人最大的影響吧!
有了讀書會我才發現每次一上完課,隔天就複習的功用是非常大的,上課的
問題都還記得可以及時獲得解答不會等到要讀的時候才發現有問題卡在那裏無
法繼續往下學習。
平時自己讀書時總會被外物影響,有時是手機,有時是床,但是在讀書會總會
有人督促你要專心,上課不小心恍神沒聽到的東西也可以在讀書會時詢問同學
請他們講解一次,不用怕漏掉了什麼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