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剛開始決定這個主題是因為到國小帶營隊時,發現現在的孩子都很喜歡角落生物以及寶可夢。於是在參賽後就希望能結合寶可夢的課程激發孩子對自然的興趣。這個單元課程是由一款在2016年造成轟動的遊戲----《精靈寶可夢GO》(英語:Pokémon GO)所啟發,該遊戲是一款基於位置服務的擴增實境類手機遊戲,允許玩家以現實世界為平台,捕捉、戰鬥、訓練和交易虛擬怪獸「寶可夢」。由於這些初代的虛擬怪獸「寶可夢」都是由現實世界的動植物做發想然後設計而成,所以希望透過這樣較為輕鬆有趣的方式和孩子們介紹這些植物。並希望激發孩童對生活周遭植物觀察的動機,鼓勵師生用在地、學在地的校園植物環境,充份了解植物的自然系統,以提升科學素養的教材內容來進行探究的教學活動。
在課程的設計裡,我們延續了寶可夢希望玩家走出戶外的精神,設計了校園尋寶的教學活動,希望學生在校園踏察的過程中,學會欣賞生活周遭的美麗,並在做中學認識植物的特色。三堂課連成的系列課程,希望讓孩子能夠在最後對植物的構造功能有更多清楚認知的同時,也能發揮自己在藝術上的創造力,結合在前面所學的專業知識,繪畫出屬於自己的植物寶可夢。這次的比賽上,感謝科學教育與評量的老師耐心指導,以及優秀學長姐們不藏私地分享學習,我才能獲得第三名的佳績。因為大一的關係,所以還未學習過教案方面的設計,所以這次的比賽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實務操作,也了解到一份教案的背後真的必須有很多面向的考量,而教案的設計能力也是一位老師必要教學能力。
最後很開心在參加這次的競賽之餘,老師還規劃了試教的活動,讓我們能在實際演示下,明白自己的缺失,找到能夠再精進的地方。而這樣的活動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老師那句:「絕對沒有100分的教案!」在演示的過程裡,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表達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甚至是班級經營和教學理念,我們必須模擬現場可能突發的各種狀況,必須設計各種適性教學的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以適當的進度參與其中。所以在演示結束後,我得以與老師再次討論分析,與同儕切磋指教,逐步調整自己的教案然後參加比賽。
後來我參加了史懷哲教育計畫的偏鄉營隊,便成功將此教案付諸實行。在課堂上我不禁想起那些在教案設計背後努力的過程,以及那些感謝。但能夠看到孩子盡興的參與,臉上綻放大大小小的微笑,連眼睛都彎成藏不住的笑意,我就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真的很榮幸可以在大一這個懵懂的年紀,就獲得教案比賽的佳績,但也不會過於自滿,畢竟每一份好的教案都是那麼地得來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