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次參加喜菡文學網《有荷文學雜誌》第38期的徵文,以老戲院為主題,寫下在戲院裡我們互相依慰然後互相分離的過程。戲院一直以來都是情侶約會的必選聖地,然而一段感情的陌生到熟悉,再到熟悉後的分離,其實也會造成一間戲院在每一位男男女女心中有不同的型態轉變。
電影的起承轉合其實也暗示著一段感情有始也可能有終,在不同的感情階段戲院到底會以怎樣的姿態投射在我們心中呢?映入艷紅的招牌如唇,象徵著以往戲院在舊時代的興盛,又以踏入不見五指的室如瞳、漆黑綑綁住四肢,講述戲院內的環境伸手不見五指,於是彼此互相地依偎,然後緊張如被綑綁的相處。思緒卻竄逃至那燈火闌珊處,尋那伊人,曾經的依人,三句話將時間點拉回到現今,那個她已不在身邊,而戲院仍矗立在街頭,往事仍歷歷在目。
回想過去在戲院裡的纏綿糾葛,廣獲好評的電影再精采也只是我們的背景音效。溝壑交錯、山與山放肆地交纏、阡陌縱橫、偶爾也有溪流潺潺交換,四句寫的是情侶之間較親密的舉動。再到最後日常裡互相依偎的舉動,頭靠著彼此的肩,增加的不只是肩膀上的重量,也厚實了心靈,將彼此好好地放在心中。
猛然回首,或許是內心久違的充實不堪負重,於是再次將深陷往事回憶的自己重新拉回現實,拉回孤單的今日。在詩裡的我們白首相廝後,終究不敵歲月無情,有人留也有人走。我們髮絲如白鴿,終如板塊分離,山與山之間隔著海事我們之間的距離,雖曾執子之手,可憾未能與子偕老。
戲院乘載了我們之間的情感,電影的情節代表了這段愛情裡的起承轉合,我們的愛如詩如畫如烈焰炙熱,但白絲如雪蒼蒼才發現要的其實只是細水綿長的穩定。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卻希望能亙古長遠。詩結束了而我們的愛情還在延續,不只是戲院,很多伴隨著我們共同經歷的點滴,都因為我們感情狀況的起伏,擁有不一樣的色彩及重量。
為了參加這次的比賽除了讓我實際體驗了二輪戲院的古老魅力,也對照了當今電影院遍地開花的特徵,並藉由人來人往的情侶電影浪潮,思考獨立和依賴的相處模式。我認為雖然在過往的幾次討論下來,我和她於感情上的價值觀確實略有不同,但這並不妨礙我費盡心力去愛他,也不妨礙我費盡心思去體會由她價值觀建構出來的愛的表現。戲院的依賴對比戲末的曲終人散,或許會因此害怕了每次相遇都會碰到的離別,但雖然即將聚少離多,仍能好好將對方安放在彼此的心中,伴你每個日常。所以最後不免俗的要感謝主辦方訂定了這麼有意義的主題,並提供了我們適當自由選擇的權利,因此能藉由這樣的機會好好抒發自己內斂而豐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