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在離開了高中一年後再次碰到數學的心情有些忐忑,既期待在這一學期的課程裡再次精進自己的數學概念,卻又害怕回到高中那段每天埋首數學講義和考卷的生活。還好印良老師總是很認真地為我們娓娓道來這些數學知識的概念,並提供了我們許多課後複習的線上資源,此外每周二的中午也有一小時的數學輔導,讓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醉心於數學的學習,而不用害怕發現了數學的問題而找不到人協助解惑。
雖然這學期的普數成績都還不錯,但我明白這是因為數學老師的有效教學,以及宥睿助教的細心輔導,有時候也會和助教聊到學習心得上的心態調適,學長也給了我許多良好的經驗,讓我能勇於挑戰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不被挫折感壓垮。我覺得這樣的輔導搭配印良老師的線上資源EWANT課程平台複習是很有效的學習策略,使我的數學知能得到質的提升。儘管在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許多老師都開始提供了線上的學習資源,然而大部分的同步與非同步的課程最缺乏的都是一個友善的討論空間。缺乏類似實體課程的討論氛圍造成許多學生的實際參與度較低,也很難從互動中的回饋獲取到成就感。還好透過了宥睿助教的課業增能輔導,除了讓我能夠在一週裡多了一個學習數學的固定時間,也因為和助教學長的互動讓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其中與其他參與輔導的同學一起解題更增加了自己的成就感。
此外,由於未來的教學偏向素養導向,所以我也和助教討論了一些如何與生活情境連結數學的方法。從情境學習理論觀點,人類的活動與社會情境是分不開的,知識是學習者與情境互動的產物,知識的建立是不能與社會情境脈絡分割或相脫離;知識是學習者在真實活動中透過主動探究與摸索的過程而獲得的。情境學習理論強調人類從事的活動無法去情境化,所以我們在教學上更應該為學生搭起連結的鷹架。透過和助教的討論,我也得以反思在營隊帶過的那些課程應該如何做改善。或許過往數學會讓孩子感到疲憊,除了學科本身的難度,更多的可能還是因為課程的內容與生活脫節,而感受到距離感吧。
最後這學期即將到了尾聲,我很感謝宥睿助教這學期的輔導,未來即使課程結束我也會固定抽出時間複習數學。由於自己是教育系國小教育學程的師資生,所以無論將來要教學的對象程度如何,精進自己在數學知能的基礎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教師要能做到有效的教學,鞏固自己對數學的專業概念絕對是要能清楚傳達得先備條件。所以希望未來我也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撥空討論數學,甚至協助系上的學弟妹輔導數學,將這份課後輔導的溫度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