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華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書法對我來說是身體與心靈的調節劑,接觸書法時是小學三年級,當時參加十堂課的夏令營,深深覺得書法非常吸引我,一直到高中課業壓力比較大之後漸漸地就沒將心思放在書法上,但因為到了大學考到了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後,重啟了我對於書法的熱愛,到了這裡發現以前的我好像都只是為了寫而寫,並非真正去理解書法其中之奧妙,也並非理解書法的用筆與書寫的五體,只是一昧的要求自己書寫某一個體,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到國中三年級,只學過楷書,其他的書體一概不清楚也不瞭解,不知道書法其實是有許多來龍去脈的,來到了大學我開始覺得我自己能夠理解某些以前一直想不透的問題,也許是我理解能力隨著時間越來越好,但更多的是我獲得比以前更多的資源,除了課堂上老師給我的建議,甚至我當召集人找及一群喜愛書法的同學,一起討論我們無法理解的迷思,一起討論我們現在有的誤解,一起在書法的道路上努力,每當到了一個學期的結尾,自學團體的結束,就會想起一個人可以走的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也許這是我上大學更熱愛寫書法的原因。
在這個團體中,我們常常於課外時間去找老師問問題,並常常聽老師講解,更經常性的與老師到教室外的地方學習,像是我第一次擺攤經驗就是在這一個自學團體中所學習到的,第一次去擺攤,什麼東西都沒有準備,也許我只帶了一顆來學習與熱愛的心吧!這才知道原來這就叫做菜鳥,每個人的攤位上都擺滿了許許多多的裝飾,讓整張桌子看起來是非常的豐富,且吸引人停下腳步,而我們就是單純的賣書法,想比之下,這時才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擺攤是這麼一回事,並不是靠滿腔熱血就能成功的,否則市集中的我可能就是那餵不飽自己的文青,永遠不會成為生意人吧!
以前的我都覺得自己屬於一個被動的去追求知識,到了大學以後才發現若是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好像無法讓自己進步,只能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努力,這樣對於學習的效果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在自學團體中我們不斷地希望自己能踏出舒適圈,努力追求新的知識與技能,讓自己有更多帶得走的能力,因此我們除了在學校的教室裡勤練習之外,我們更走出戶外看展覽,我們去了高雄的明宗書法藝術館看了碑拓展,也聽了收藏者對自己收藏的見解,也聽了此碑拓的的由來,這才讓我覺得書法是一個很深的藝術,他能夠是書寫工具,他也能夠是一個藝術品,他與我們的生或是息息相關的,並非是一個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存在。
這是我第二次組織書法類的自學團體,上一次的自學團體當中,多半時間我們都在教室裡學習,但在這一次自學團體中我學習到的不只是書法功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對於未知開拓,書法並非只是一個書寫文字的方法,他對於過去的古人來說它可以是一個藝術品更可以說是一種工具,到現在對我來說,書法也不是一個書寫文字的方法,更是一個滲入於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門藝術,且在我的大學學習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讓我的大學生活更多采多姿,也讓我在繁忙的時段裡,調節身心靈,一頭埋進書法的心靈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