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璇
理工學院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我們今年由於有參加2020第25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剛好無法參加11/6與11/7的研討會,因此改寫關於比賽的心得感想,這次資服競賽的決賽在11/7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由於早上7點~8點要報到,因此我們前一天就先提早上去台北住宿。
我們這次參加的作品是「結合AI情緒分析之互動機器人建立具體驗經濟之情感咖啡攤」,我主要負責的部分是作品的發想設計與美術設計,這次比賽的主題LOGO、作品展覽時程表、三折頁與海報設計是由我來負責,內容主要是基於體驗經濟去設計一套完整的體驗系統,體驗經濟目前最新的經濟型態,體驗經濟是從服務經濟中分離出來,它追求顧客感受性滿足的程度,重視消費過程中的自我體驗,他具有十大特徵,分別是終端性、差異性、感官性、知識性、延伸性、參與性、補償性、經濟性、記憶性,與關係性。
體驗流程有聽歌與點歌、情感折價機、互動機器人以及3D列印文創商品,完整的流程是客人來到這個攤位時先點播一首歌,並將歌曲寫在歌本上,歌本上有前面好幾位客人留下來點歌的紀錄,可以了解其他客人對於音樂的喜好,寫完歌本後會聽到自己剛剛點播的音樂,如果今天客人的心情是悲傷的話,聽音樂後可以立即轉換當下的心境,接著進行情緒辨識,藉由客人的臉部變化了解客人的心情是什麼,假設辨識出來是悲傷的,那麼我們會推薦客人悲傷風味的咖啡,並給予最高的折扣金額,由於情感折價機有6種情緒分類,因此總共有6種不同風味的咖啡,我們的折扣機制是根據情緒分析來做浮動折扣,客人越悲傷難過的話會得到越高的折扣金額,用以達成體驗經濟中的補償性,越開心的話也有折扣,只是相對會折扣的比較少,但是還是有折扣,如此一來客人也會有小確幸的感覺,接著根據情緒辨識結果,互動機器人會與客人互動,機器人擁有自動與手動模式,自動模式目前的功能有握手與猜拳模式,手動的部分是藉由Leap Motion去感測手勢動作來同步控制機器人,體驗完前面的流程後,即可透過集點系統蒐集點數,第一次來消費的客人,系統會產生客人專屬的QRcode,並同時自動記錄一點,下次來消費時,將QRcode出示在機器人頭上即可累加點數,集滿6點後會贈送3D列印文創商品,達成體驗經濟中的記憶性,讓客人帶贈品回家後可以延續體驗的感覺,由於整個系統已經模組化與客製化,可以套用到各個店家。
比賽最後獲得了第三名,這場比賽初賽時超過3000多隊參加,所以拿到第三名時真的很開心,很開心我們的作品被評審肯定,更開心的是在展覽的時候,非常多人對我們的作品充滿興趣,有了大家的鼓勵,我們也會再接再厲,創造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