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璇
理工學院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羅葉文學獎這一次的參賽主題有很多種,但都偏向和社會議題有關,像是弱勢族群、土地關懷等,是一個關心台灣社會的比賽,只是有時候我會想,詩人寫的文章總是很詩意盎然,但土地關懷、社會正義這些,卻是需要人人都知道的,這樣的話,用詩歌或許只能是一種抒發,卻不太能普及吧?不過換個方面說,也有可能看這些的都是文化教育比較高的,再由他們吸收到內容後去傳播,好像也是不錯的,這都是在比賽前我的一些小小疑惑。
這次的新詩,我決定從土地關懷的面相下去切入,而我選擇的主角,不是某個鄉間小鎮或是某個都市,而是整個地球,我將新詩的名字取作「當」,只有一個字,但卻像是有聲音傳入耳中一樣,「當」是一種提醒。第一段我寫著,「我張開著雙臂等待,當你步履蹣跚的前進時」,這是寫著人類剛從歷史出現時的場景,我想向大地就像溫和的母親,讓人們慢慢的演化、學會走路,柔軟的大地讓人們逐漸成長,那時的我們還懂得敬畏大地。第二、三段我寫「我無畏無懼地為你付出,當你日正當中的辛勤努力著/我不發一句地吞下委屈,當你正要踏上幸福的旅途」,這指的是人類開始穩定,開始發展時,我們對地球予取予求,不停的濫墾濫伐,擴張我們的生活空間,地球還是沒有講甚麼,他想要我們幸福而安好。
但地球也會受傷,「我願意為你付出一切,我是這麼地相信著,只是傷痕累累的我,怎麼不見你曾經的安慰和關懷」,他給了人類許多,我們卻沒有一句感謝,我們沒有去替她包紮,也沒有時間讓她修復,於是大地開始發生不合常理的水災、土石流、森林大火等等,我們再次畏懼大地,但地球也有話要說:「就算這樣,也請你了解,我不是在生氣,我只是生病了,當你想起我時…」,是阿,這只是他生病的表現,就像我們吃壞東西也會拉肚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在生活中多想想,怎麼樣才可以讓地球得到喘息,而不是無法無天,沒有限度的耗盡地球的資源。
參加這個比賽,為了寫下這篇文章,我想了很多的事情,也查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去看看世界各地發生的自然災害,去看看偏遠地方的人們是怎麼生活,我想這就是這個文學獎最開心的事情吧,或許平常太過繁忙,我們都不會去注意其他地方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但是當有目標的時候,你就需要進行資料蒐集,你需要對這些事情有更多的了解與感觸才行,這時候,反而增加了我們去認識土地、認識周遭的機會,我很喜歡這次文學獎的主題,給我一個反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