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心得

發佈日期:2020-12-03

林維佑

理工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

       從小我就認為,我們應該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是自動自發的學習,而不是為單純應付考試而學習,如此一來既不會度讀書產生排斥,也才能適應未來知識導向的社會。為此我自幼便奮發向上,直至國中畢業也拿下了許多獎項,但本以為一帆風順的學習歷程在升上高中後便開始受挫,也逐漸失去了那顆為了吸收知識,而像海綿般汲取知識的心。學習對我來說逐漸剩下應對每日無窮無盡的考試,我就此成為了從前最討厭的那種人。

 

       升上大二後,透過教授們的鼓勵,以及得知學校為了培養學生自學的而端出的補助方案,讓我嘗試參加了讀書會。我召集了身邊同我對學習失去熱忱,但仍想再次嘗試的勇者;成績已經跌入谷底,想藉大二挽回顏面,傷痕累累的挑戰者,與這群人一同說著:「重振南大榮耀,你我有責。」的中二語句開始了讀書會的審查。我們一同描繪著美好的願景,期待自己能成為電機最閃耀的超新星,抱著這樣的遐想一邊通過了審查。誰知審查過後,讀書會齒輪遮正開始轉動之時,才是挑戰的開始。

       成績分布嚴重不均、每個人的程度相差甚遠,龍蛇混雜的團隊,加上計畫的眼高手低,讓整體規劃以及節奏在初期是進行的荒腔走板,也讓前幾次的聚會並沒有收到實際的成效,反而因為組員間需要配合進度導致顧此失彼,讓一些人的分數不增反降。但俗話說的好:「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經過災難級的開場,組員間的磨合漸入佳境,更懂得互相扶持與幫助,這種良性增益很快反應在成績上,大家的分數與前先相比皆有提升,同時同學間的感情也愈發融洽,嚴重爭執的情況減少許多。

 

       透過這個讀書會,我重新認知到了「學無友,則孤陋寡聞」的真意。過去我總是形單影隻,當然讀書也僅是閉門造車;雖然這種讀書方式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進度,但在遇到難題或是考試範圍過大時,便會落入求助無門的窘境,倒置學習成效低落,我想這也是我高中成績糟糕的主因。況且很多時候,自學並不能充分吸收書中所提及的知識全貌,對於題目的解答方式也侷限於自己所知的範圍,而非全盤了解。正所謂「集思廣益」,與自學大相逕庭,雖然參加讀書會,變相多花了一些時間在已讀完的科目上面,可相反的,也會在教人與被教導的同時,更有效率的理解各種知識。

       而且,讀書會也不僅僅幫助學習,同時對人際互動也有所幫助。教導他人時,必須使用言簡意賅、老嫗能解的方式說明。為此,教導者必須數次反芻,反覆推敲,從而選出最適當的表達,經由這一舉動不只能讓組員輕鬆理解;教導者也會因為詳細思考,而對對該主題有更充分且紮實的理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傾聽與溝通,為將來職場上的互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