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禕
理工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
數位邏輯實驗這門課是為了讓我們能應用上學期數位邏輯的課程所開的,老實說上學期算修完數位邏輯且分數也不錯,但總沒辦法真正有自信的說自己學會了甚麼,自己是真的懂了嗎,還是只是考完試就結束了。
這學期的第一次實驗課就我想應該嚇到了不少人,突然要我們看著熟悉的電路圖,但發下一堆不知道是甚麼東西的電路元件要我們把電路給接好,當下每個人都不知所措,看著手上的IC一點頭緒都沒有,每一顆元件都叫甚麼7400,7483之類的數字,從來沒有聽過,幹嘛用的都不知道,就只能憑著直覺和以前的一點概念去硬著頭皮接,在這當中當然遇到很多問題,像是電路圖看不懂,或是出現了沒看過的符號表示方式,輸入和輸出的關係看不懂,明明有接輸入求解的表格卻沒顯示等等,一開始甚至連怎麼測量結果都不知道,助教兩個人要應付全班真的有些人手不足,幸好這時有轉學的學長對這方面有經驗才讓我們能比較有方向的去模仿和學習。
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下,許多人對於這門課都屬於半放棄的心態去面了,常常不知所措只能在旁邊發呆,大家總想著啊我就不會啊不然怎麼辦,反正這門課三堂課才一學分沒有很重要,面對這樣的大家,學姊開了這堂課來幫助大家去理解且更認識我們每個禮拜的實驗,每一次的實驗都不盡相同,何況並不是每一次都是只有一個實驗,看課程安排,有時候有兩個甚至到三個實驗要在同一天內做完,而且隨著課程推進,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種電路元件要去認識,每一顆IC都有它自己的接法以及特性要我們去學習,從一開始最基礎的邏輯電路,慢慢出現七段顯示器、switch、LED、多工器等等,做久了就會發現許多讓接電路能更有效率的地方,像是接地的地方、所用的電線的長短、每顆IC間的相對位置及距離、LED的排序方式,或是設定麵包板上陰陽極的位置,每一個細節都是讓整個電路接起來或是實測起來更加有效率的方法,這都不是一兩次就能夠學會的,需要經過反覆的練習,透過經驗的累積來達成。
也因為這樣,要能夠應付這堂課得學長姐也需具備一定的能力,不管在事前的準備,實驗進行中負責檢查、釐清問題,還是事後的收拾,學長姐精心努力的付出都是大家有目共睹且不可質疑的。真的很感謝有這堂課能讓我們更加理解自己所學讓我們能夠應用,而不是考甚麼就去讀甚麼,考完就忘了,大家也不費學長姊的教導,各自都很專心的去學習,最後的成果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思路,大家互相交流,一起討論出一個最好得方法,讓每一次實驗的平均時間大幅降低,幾乎每一組都能在時間內完成開開心心的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