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証宇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S10722002 國三甲 蔡証宇
合作學習團體〈多多益善〉學習心得
此次合作學習團體我體會最多的便是:英文學習從來沒有終點。
台灣的國民教育從國小至國中,國中又到高中,長達十二年的時間學習英文,然而大部分的人考場成績嚇嚇叫,遇到外國人卻又落荒而逃。我有幾次碰上外國傳教士的經驗,高中與大學各約一至兩次。那時候,我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念頭:「以英文回答似乎比較親切(因為是對方母語)」,接著就以簡易的文法、詞彙拼湊意思。聊天時長約十多分鐘。幾次的經驗下來,我發現「溝通」似乎才是英文的主體,當然,越是充盈的詞彙量可以增加句式的變化性,但若彼此溝通並無太大隔閡,要求說出口的得是如教科書般完美的答覆,如此的現況有什麼意義呢?
上了大學後,第一年還有英文必修課,勉強延續高三的英文實力,大二後才是真正的考驗。修了師資培育課程,裏頭也有國民小學英文領域導論。大三又延伸出國民小學英文教材教法。這下有些糟了,過往累積的英文能力逐年衰退;更艱深、需要更強英文能力的科目接踵而至,如同「工具」都來不及磨,食材持續在砧板上緩慢腐臭。
後來想到了兩條路:個人學習與合作學習。在個人學習方面,我發現了一個相當好用的手機英文軟體「Cake」,它透過每日簽到,使學習者能養成每天練一段英文對話的習慣,且提供上百部數十秒的短片,皆附有核心句型,學習起來相當有趣。合作學習即為如本次合作學習團體的形式,以校方資源為基礎,列印出大量的考題練習,有問題時,則與同儕討論,或尋求網路訊息。
有人會想:這樣學習有用嗎?每天背十個單字、五條句型、三個片語、一項文法觀念,綜合下來是不是更有效率可言?但以前我也曾這麼做過,可無論我怎麼以獎勵強化學習動機,過沒幾天又回復原樣,始終堅持不到一個月。這種方法在短期來說,大學畢業英文門檻、各式證照等關卡有機率通關,但長久而言,等到需要活用的場合時,通常腦袋又會卡機,嘴巴閉得緊緊的。
或許,我們都應該改變對於英文的看法,成績固然重要,但與人交換資訊才是真正的目的。長久下來,別說是台灣,整個亞洲都壟罩在名為「升學」的這片烏雲之下,補教業興盛的背後,會不會只是國教體系的衰敗?答案則看個人的體悟了。
至少目前來說,我透過這樣的方法頗有成效,偶爾與外國人通話時(認識的一位學長與幾位外國人時常聊天,彼此訓練外語能力。有時便叫上我一同談話),腦袋的運轉速度也快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很快樂!可以的話,我希望各位也能嘗試以合作學習團體的方式學習英文,你與妳會明白:英文學習從來沒有終點。
字數: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