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証宇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S10722002 國三甲 蔡証宇
合作學習團體〈Youtuber唯一清流〉學習心得
我想此合學團體的名字為首次看到的人最先會產生的困惑之處:清流之處在哪裡?請容我娓娓道來。
八零、九零出生的台灣青年可說是資訊世代的產物,我們小時就使用手機或電腦,玩著電動玩具、看串流影片、聽音樂、欣賞電影……,好不快樂。其中「網紅」一詞是近幾年來新的概念,因自媒體興盛,只要你或妳敢現,有創作信念(其實沒有也可以,端看想在此領域上消耗多大努力),那麼包含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眾多平台便成了逐夢人的最佳選擇。
然而,大量Youtuber的誕生,開始麻痺我們的眼球。觀眾們越來越偏向刺激的標題與題材,如同臣服於人性。影片的效果、剪輯、字幕也趨近統一。最後,當我們看完一部影片,不是去思考頻道主人想傳達的理念其與自身的關聯,而是趕緊按下另一部影片,等待感官上更大的衝擊。
這並不是錯的,當人們壓力大時的確會傾向找能令人放鬆的影片,大笑一番後將平日積累的壓力釋放,問題是:然後呢?壓力來源於功課、來自家庭、人際關係,或是生涯發展。我們宣洩完不滿,重新回到現實世界後才發現一切都沒改變,壓力的根沒有拔除,過沒幾小時(甚至幾十分鐘),渾身又失去奮鬥能力,接著重回影音平台,看著一樣的影片,如此惡性循環。
我對於影片的創作想法很簡單:觀眾能感受到世界的彼端,有一位陌生人默默地陪著自己,度過眼下的關卡。這樣的想法顯得幼稚,但確是目前二十歲的我最想秉持著的信念無誤。如同我於目前已開張的youtube專頁中的頻道簡介寫的:
「世界太複雜了。
相異的人們,同樣的情緒,構築成習以為常的社會。
或許身旁的親友尚不能理解我們的行動,但請相信:行屍走肉也曾經活過。
所以,累了或倦了,歡迎來到火星坐坐。在這裡,你與妳,能獲得再邁出一步的勇氣。」
因此,我最主要的創作理念,是想與和自己年齡相差不遠的青年朋友(約上下十歲),藉著拋磚引玉的形式,分享彼此對於成長這條路上各種問題的看法。觀看人數、訂閱數、話題量也都很重要,但只有這最原始的純粹,是我所不會忘記的。不過「網紅」並不是我想發展的主要人生方向,只是透過這個載體,人人都能夠傳達出自己的理念,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目前也有參與希拉雅青年學院舉辦的「大台南Youtuber計畫」,主要學習腳本寫作、影音世代的觀念、剪輯後製等基本能力(相當幸運,身為南大的學生不需收取任何費用),除了找到有豐富經驗的講師,同時結識許多有想法的年輕人,收穫頗盛。最後希望在不久後的將來,隨著時間一年年的過去,我能藉由實際的行動去改變台灣,告訴世界:「只要活著,明天就還有溫暖之驅」。
字數:10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