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益銓
理工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全國類別的比賽,原本對於比賽是沒有興趣,但是在做專題的時候老師說有這個競賽可以去參加看看,所以我和我隊友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參加比賽,因為要參加比賽所以拿出來展示的東西也不能太隨便,我和我隊友都一致認為如果要參賽就做好這個專題,不要半途而廢,或是交出的東西和實際上不符。首先剛開始比賽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預賽,就是要從大多數的隊伍中篩選出要比決賽的隊伍,在這個階段只需要繳交企劃書即可,但是也只因為繳交企劃書即可,評分的標準只看這部分所以在題目與方法的選擇上必須要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不吸引評審就算做得再好也沒用,以這個產學合作名稱來看我們必須提出實際的東西才有辦法吸引評審,我們做的專題是植基於電腦視覺的車人流分析,以這個方面來說我認為已經夠實際了,主要是將目前現有的技術拿到現實中進行應用,利用人工智慧辨識車種與人,再利用演算法分析車子的轉向比與人的行進方向,我們就將題目和過程與目標寫成文件後,再經由和老師討論與修修改改後交出去,結果剛好入圍決賽,看到當下整個傻住,沒想到評審這麼看好我們做的專題。接下來就是決賽,決賽是要到主辦單位進行決賽,主辦單位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當天以展示的方式進行,評審會到各個攤位進行評分,最後藉由評分的結果進行排名,每個攤位只有短短的時間,必須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吸引評審的目光,因此我們決定將專案帶入現實生活中,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講解問題,讓評審感同身受,而且老師還特別提醒我們要有自信,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必須要有十足的把握,不然連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沒信心,評審怎麼可能會認可,出賽前幾天老師還特別叫我們過去報告給他聽,假裝老師是評審,訓練我們到時候講解與回答的方式是否正確,要是講錯話就完蛋了,第一次模擬報告完後老師還覺得不行叫我們當天下午再去報告一次,第二次老師才覺得勉強及格。比賽結束後發表得獎名次,結果我們竟然得到最佳創意獎,這結果是始料未及的,我一直以為得獎沒有希望,沒想到能從眾多隊伍中脫穎而出,還能得獎,我認為這一切都得感謝我的隊友和老師,要是沒有他們這幾個月來的努力,靠我自己是無法得獎的,在這段期間內我學習到很多東西,專業知識方面的進步,如何在團隊中分工合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演講的技巧等,透過這個比賽讓我進步許多,了解到原來參加比賽好處這麼多,雖然過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是結果是良好的,結束後看到自己進步的過程都會有所感觸,要是下次如果還有相關競賽我可能會再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