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禹橖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109-1 《古今風雅,詩經》師生共學心得
這學期雖然我只是擔任師生共學的成員,但是我很珍惜這個機會,畢竟對於詩經的有熱忱的大家能夠湊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再加上我本身對於詩經這門課感到非常有興趣,也非常高興可以有再多一次機會能夠更加深加廣這門課,並且師生共學屬於小班教學,可以隨時在文字上遇到任何不懂不會的都能隨時向老師提問,並且因為老師離我們很近,就能很迅速地獲得解答。在一次次的參加師生共學後,每次都能多了解更多數量的竹簡,並且我也能從詩經獲得對於竹簡的深度理解以及字的緣由發展。在與成員的相處狀況,因為大家都是有志一同的夥伴,因此在討論上都能很快地達成共識,就算對於課堂上的字形有很多問題,也能一起討論對於字形的解釋,以及一起找出最好的方法。其實參與聚會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七次,雖然最後成效其實與我的原先想的落差不大。一個學期18周,扣掉平時上課,能用來討論的時間其實很少,大家也不易聚集,讓我感到有些挫折。但是參加師生共學可以讓我更確信我是真的對跟文字打交道很有興趣,並且因為很喜歡很喜歡這門課,因而能夠從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以及熱忱!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四專題我還會再繼續往相關方面發展。在參加師生共學後,我發覺自己的基本理論在經過上學期已經有進步了,老師在講解上已經盡量很淺顯易懂,但是對於我們基礎未深的狀況下,其實能了解吸收的有限,學到的東西就會偏向表面,無法更深刻地去了解背後的涵義。這可能需要更多時間的讀書的累積,並且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打厚對於古文、訓詁的理解,才能更快的進入狀況,並且能跟上老師的速度。在上課的過程中,常常發現自己相關知識的不足,使得無法讀通很多東西,這時需要老師去帶領我們,才能以比較快的方式進入。對於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四正在上的訓詁學有時也可以運用在文字學的領域中探討,能夠在課堂上學以致用。參與師生共學後,也能更能夠對於自己對於哪方面比較弱,知道自己要往哪方面加強。但是未來職涯方面,可能要從事相關領域比較困難,因為現階段其實能夠可以研究的大多被研究完了,其實要再挖出新東西是極為困難的。只能說對於職涯的方面幫助不大。希望還有下次機會,可以繼續為了心中自己所喜歡的文字學可以盡一份心力。在浩瀚無涯的讀書生涯裡,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科目,希望以後還可以繼續讀詩經,繼續研究詩經裡面的字詞義,以及裡面的歷史背景及故事內容,搞懂當時的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