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昱涵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很榮幸這學期能擔任張麗玉副教授的教學助理,在「戲劇教育實作」與「教育戲劇DIE(二)」這兩門課當中,我感到受益良多,也很開心能透過各種工作項目來磨練自己的能力,像是課程紀錄的書寫、行政事務的處理或是與人溝通的技巧等等。也剛好因為這學期正開始在著手畢業製作教育組的前期規劃,除了需要撰寫方案的企劃書、設計戲劇教育的課程、更要與學校老師進行合作的洽談,在這種種的挑戰下,我透過擔任教學助理的角色,再一次重新消化教育戲劇這門課,也發現在經過一年時間的發酵後,我看到了許多以往上課沒注意到的細節,像是老師進行提問的設計、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及回應學生的技巧等等,此外,老師也邀請了許多具備豐富教學經驗的國中小教師來到班上帶領工作坊或進行講座問答,例如ORID教學提問設計、慢性病議題之教育戲劇課程,更安排學生到賢北國小進行教育戲劇的教學觀摩,在這充實的課程中,我好像重新學習了一遍,只是這次是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不是像學員一般參與其中,而是用教學助理的視角從旁觀察,並不斷透過製做課程紀錄的方式反思與學習。
而原本我以為撰寫課程紀錄應該不會太困難,但後來我發現原來我在文書處理方面不是很拿手,常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進行統整與歸納,除了需要快速記下課堂的流程與課程的重點之外,同時還要做影像的紀錄,最後再透過表格歸納,統整出每一週的課程紀錄,這過程中我一直思考怎麼做才能使課程紀錄能讓人一看就懂,並記下每一堂課的細節,以便未來再次閱讀時能鉅細靡遺地瞭解當時上課的狀況,像是老師如何問問題、學生的分享與回饋、或是戲劇活動的呈現等等,於是我發現自己在經過每週撰寫課程紀錄的磨練後,有漸漸地成長與進步,能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事務,課程紀錄也越來越詳實,而透過這撰寫、紀錄的過程,我從中不停反思上課的重點,並且能後設思考來剖析上課的流程,例如老師如何設計教案、如何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要如何達到用戲劇教育來包裝議題或教育目標。
撰寫課程紀錄之外,擔任教學助理也需要磨練如何與人溝通的能力,不論是與老師溝通或是與班上同學溝通,都要更謹慎仔細的傳達訊息,才不會落東落西或造成誤解,在這方面我也體悟了許多,因為自己平常的個性比較隨性,想到什麼做什麼,欠缺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所以在催繳學生作業或是跑行政流程時就會覺得有些不順手,很多事情都在最後一刻才處理完成,因此透過擔任教學助理,我開始學習好好的規劃與分配時間,嘗試讓事情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
在學期即將結束之際,我很感謝老師給我一個機會擔任教學助理,讓我能從中學習到好多實用的技巧,而總結這學期擔任教學助理的心得,我覺得收穫滿滿,除了能再次消化上課的內容與重點,更透過各式各樣的工作項目來磨練自己的做事能力,像是文書資料的書寫、與人溝通的技巧或時間的規劃等等,雖然有時候會覺得疲累,但看到一路走下來的各種成果,就會覺得自己有更往前邁進一步,這些學習到的技巧,我認為都是很重要、很實用的能力,相信未來不管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會運用得到,也期望自己能保持學習的熱誠,勇敢面對未來的所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