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數創作獎 散文組佳作

發佈日期:2021-05-25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次參賽一共報名了兩首新詩以及一篇散文,雖然很遺憾兩首新詩都未得名,但還是蠻高興散文可以得到佳作。這次的散文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將自己抽離出情感裡的主角,試圖將親友曾說過的道理,再一次站在自己的立場重新述說給自己聽。這篇《致分手後的朋友一封信》的散文,其實是虛擬出一位不存在的朋友,自己對自己訴說。

    文以載數的比賽很特別的是他在文學中融入了數學的概念,所以我們在創作的同時也會一邊複習基礎的數學概念。例如一段關係的結束我們會說是平行線的關係,還有以集合的方式去形容是否被包含在內,例如已不再被她的心所容納就會顯示像空集合。最後以座標象限的關係去表達彼此的距離:如同馬頔在《南山南》這首歌裡寫到:「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你以為你會想要把她忘記,畢竟這段感情的傷與愛,早已似尚未有理化的無理數分數,糾纏的繁複雜亂。但也因為這樣,過往的回憶是實數,有理數的開心、無理數的傷心,在數線上反覆跳躍,讓你不捨忘記。想來總歸是甜大於苦,才會讓你如此難以忘懷。

    當初再寫下這首詩的時候自己仍對這段感情有些無法忘懷,對於造成這樣的後果仍充滿自責與懊悔,但透過類似旁觀者的角度協助自己重新釐清這些情緒和想法時,我也更能走出這些悲傷了。因此在傷心與不捨之餘,也我仍不斷提醒自己要為自己好好努力變得更好。雖然明白再也無法成為彼此的函數,但仍要相信最終都會找到適合彼此的那個人。這樣的心態轉變說來容易其實很困難,光是一開始要與人談論起這樣的經歷,就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去調適。再後來無論是諮商或是旅遊去轉換心情也盡了很大的努力。

    曾有人問我一段有離別的感情就像一座深淵,往昔投入的那些情感就好似被黑洞吞噬著,失戀的人不只會被過往所拋出的承諾壓抑,還有許多回憶的片段會在腦海中反覆縮放,汲取著自己更多的情緒。像我這樣不擅長斷捨離而重感情的人,雖然不可否認地在愛裡享受過它的美好,卻也因為曾在愛裡遍體鱗傷過,所以會不會害怕自己會在下一段感情裡不敢愛得太深,害怕又會是不好的結局,而要再次經歷痛苦到釋懷的歷程?

    這個問題一直到這次比賽的創作才讓我有契機可以好好思考,在這次比賽之前我也曾陷入了對感情有恐懼的狀態,但後來因為親友的支持與陪伴,還有不斷創作以及尋求協助,也讓自己能逐漸清醒。了解愛的本質並沒有改變,而是我們要從這段感情的失敗中去學習成長。因此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也能和我一樣,透過這篇散文的描述去感受到有人站在自己的立場與自己對話,進而逐漸受到療育與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