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濤文學獎散文佳作得獎心得

發佈日期:2022-05-26

鄭歆曄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我個人認為散文可以說是最難也是最簡單的文類,主要是自小以來的作文教育,作文可以是散文,但散文絕不是作文,那些甚麼引章用典,作文的套路拿來放在散文身上,那是虛偽且官腔至極。所以散文適合那些照著自己人生經歷來寫作的人。對於很多人以為散文就是作文,那我可是不認同的!

  今年的松濤散文決審是我認為四年以來所有文類最精采的決審會,美一件作品都很精彩,都有質量,我自己都心服口服、甘拜下風。今年的散文是我最有意識要去「競爭」的比賽,因為我實在是難以自制,把此生至今與蟑螂的經歷寫成文章,是我自己從沒想到,故而想帶著這個作品到比賽場上看一看。

  日常的生活都能為題,蟑螂也不例外,我以前可怕死蟑螂了,沒想現在已經能若無其事地看著蟑螂爬走,還能把牠寫成散文。

  在書寫的過程中就是在書寫記憶、也是在爬梳心理、更是在重新認識自己,文學的魅力藏得很深,深到我每次完成一次自我書寫,都要感嘆一番。我建議大家可以有寫日記的習慣,重新認識自己,也是沉澱自己、反省自己。

  我在其中故意先用一個假如能重來的開頭,趣味性地想吸引人近來閱讀一下我這個人。後面大致上都是使用順序來記述,旁則使用事件始末記述。散文重要的一點就是事、情都要有,最常落於窠臼的就是只講情,而缺少事件敘述,觀眾難以代入,甚至自己回頭看都會摸不著自己發生甚麼,故而敘述事情的技巧也要有!

  由於書寫的時候,內心彷彿回到記憶中的那個時候,捕捉剎那並描寫的這個過程,細緻到我描寫景物與觸感,還有詳細的動作與情感,更以比喻法去輔助說明,整體寫下來其實用了小說在敘述上的技巧,要生動且能讓讀者共同想像,寫到後面其實我覺得我這篇也有點小說傾向,中間的心態轉折隨著我打蟑螂的心態與動作產生很多呼應,整個劇情線就是心態弱小脆弱,然後被逼得不得不面對,面對而並非真正面對,然後真正面對的過程。一般來說我很少會回去看自己都寫了甚麼文字,但是這篇,是我自己都會反覆讀很多次的作品。

  最後我的結論是對我自己內心的反思,為何討厭蟑螂以及討厭打蟑螂的真實原因。我這樣安排除了是順序下來的總結外,也是實實在在反應自己的心路歷程。不過評審給予的評論是網路文學,也就是大眾文學範疇,看了會一再看,情緒更容易被調動的文學,中心主旨較為零散。我自己也是這個感覺,畢竟我本人其實不喜歡寫嚴肅的純文學,如果我將最後的反思拉到前面去,就不好玩也會太早進入嚴肅狀態,我希望讀者可以跟著我的心路歷程,有個起因與過程,再到最後的反思,而不是在前面就跟讀者破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