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品瑄
教育學院
特殊教育學系
雖說是擁有一半客家血脈,一半閩南血統,但一直以來卻較少接觸客家文化,即使每年過年過節都會回去屏東的阿公阿麼家,對客家文化的了解與一般大眾相差無幾,只不過多學幾句客家話而以。對客家族群的印象,桐花、花布、梅菜這三樣,喔對,還有很多很多醃菜,阿嬤家裏總是有一罐罐的醃鹹菜,內容物多樣化,有蘿蔔、白菜、高麗菜、瓜果類等等,尤其是酸酸辣辣的醃高麗菜是我最喜歡的;不管是生吃、炒菜、炒飯、拌麵都很香,酸酸辣辣很是開胃,一吃能吃好幾碗。阿嬤家裡因為吃素,沒有煮過梅菜控肉,第一次吃外面吃飯碰到梅菜控肉,甫掀起蓋子,香氣爭先恐後噴湧而出,蓋掉了薑絲大腸的酸香,擋住了客家小炒的醬香;整個包廂都瀰漫著梅菜控肉的味道,勾的我垂涎三尺,一口肉一口菜配上豬油拌飯,別提有多好吃。
印像中也是這一天,爸爸帶我們全家去了某個地方的油桐花道,究竟是哪裡我經忘記了,只記得那天滿地滿地的油桐花,樹上的油桐花絮絮飄落,落在地上成了滿地的春天,我撿了一朵春天插在頭上,媽媽說活像個小村姑一樣,很適合去採茶。春天很長,長到我都走不動路了,爸爸便將我背在身上,一顛一顛的顛了一路,175的視野離樹上的油桐花更近了,我試著伸手搆一朵花下來,卻還是不夠高。只有在油桐花掉落後才能觸碰它,它長得跟雞蛋花很像,卻比雞蛋花在更淡雅些,潔白的裙子橘橘的心,就像它的花語:情竇初開,對感情困惑而心神不寧。那時,我還看到有個男生蹲在地上撿拾油桐花,用衣服兜起來,後面有個女孩子在催促他撿,男孩將他撿到的花都送給了女孩,女孩捧起花灑向空中,兩人在白紗中對視而笑;我看到也幾個小孩在互相追逐打鬧,他們將地上的油桐花撿起並丟向對方,邊跑邊玩鬧,歡聲笑語不斷,就像夏天的初露苗頭。春天當然不會只單願待在一條山道內,有時候會偷偷落在旅人的肩上、頭上、車上,跟著旅人走遍全國各地大街小巷,將春天帶去每個角落,春天放久了會漸漸變成不同的形式,可能是回憶、是心情,也可能是故事
。只要看到故事的人,春天都會在他們心裏埋下一顆種子,很久之後,九道或許連你自己都已經忘了,只要看到春天就忍不住想到有個地方,他很漂亮,使你如此憧憬,強烈驅使著你像要去一探究竟。
也因此我寫了新詩及這篇心得,不僅僅是因為單純的想抒發情感,想要記錄下當時的悸動與美好,還想要讓春天去到更遠的地方,在大家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一顆去看油桐花的種子,也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種子,春天的油桐花道才會這麼有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