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今年參加數學詩比賽後,得到主辦方的邀請,參加了由中國科技大學主辦的「錦圖妙計-創意統計圖競賽」。除了師長鼓勵外,統計對於我來說也是十分感興趣的領域。不管是今年修習的測驗與評量、學習評量,或是大一、大二教育統計學及統計與生活這幾門課,能夠為我們在統計上奠定下扎實的基礎,對我的現在的生活有很多的幫助。這些課程讓我能對生活中的統計有更多的覺察與理解。例如在購買東西時,我會去覺察標籤的數據是否有瑕疵或不實的資訊參雜其中,進而能挑選到最切合需求的產品。或是在接下來即將到來的公投,我們也能從中反思其正反立場數據的合理性,冷靜地進行判斷。
這此錦圖妙計-創意統計圖競賽,吸引我參加的原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有別於以往冰冷的統具數據呈現,而是鼓勵我們透過海報的方式呈現,並以趣味化的方式呈現重點。還記得當初在報名時看到歷屆得獎作品中有一幅呈現房價變化的作品,雖然也是以長條圖呈現,卻以一個年輕人揹著一座樓房的圖像取代,令人印象深刻。這個作品也提醒了我,如何將統計從生澀冰冷的數碼,轉化成大家都能快速理解的圖像,是更能走入人心的方式。唯有讓這些數據真正走入人心,才能發揮統計的力量,讓更多人真正重視和關注這些議題。
此次我投稿了兩幅作品,其中讓我印象深刻,也比較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一幅,所呈現的是蛋價的變化趨勢。還記得國小「這裡等要5元,那我去那邊等好了! (台語)」的笑話,陪伴我經歷了求學蠻長的一段時間,因為父母忙碌於工作,上學途中到早餐店報到成了日常,也是每次加蛋都會想到的回憶。然而這樣的笑話漸漸讓人笑不出來,五元、十元、十五元,加蛋的價格越來越高。消費者物價指數是關心大眾重要民生物資的關鍵指標,而蛋做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對於人民絕對是相當有感的變化。例如以民國105年作為標準,100元可以買到的蛋量,到民國111年需要133.6元才能買足。從蒐集數據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成本的變化竟如此之高,也感受到父母工作撫養我們的辛勞。
身為師資生未來在教授統計的單元時,我也會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創作,並將這個作品分享給他們。希望讓學生清楚近年物價指數的變化,以及去探究雞蛋價格變化的原因,例如供需問題和禽流感防治等議題,從合格消費者做起與蛋農和政府一起實踐改變,緬懷加蛋5元的時光。這次比賽我學會了要用售種能夠理解的語言溝通是重要的,相信這個比賽所集結到的作品,都能夠推廣讓大眾看到更多統計專家所做的努力,並能更輕易地參與進來,全民一起商討如何應對這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