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作品徵件-讓交織的性別故事現身心得

110(2)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及發表-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性別平等作品徵件-讓交織的性別故事現身心得
發佈日期:2022-06-19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次在比較教育老師的活動宣傳與推薦下,我投稿了行政院「讓交織的性別故事現身-性別平等作品徵件」比賽。本次比賽的徵件主題為「交織性」。此概念的提出,源自於希望人們在探討性別議題時,應該重視性別與不同處境交互影響所造成的結果。因此透過這些交織的性別故事,訴說著不同的性別處境,而能夠讓我們對於性別平等的議題和嚮往有更多的想法與討論。在比較教育的課堂裡,老師總啟發我們要跳脫思維的框架去思考,不要站在固定的預設立場裡,做井底之蛙高談闊論。因此當老師推薦這個徵文競賽時,我便希望能訓練自己去蒐集資料了解不同的議題,並利用自己在文字上的一些天賦,去發揮微薄的影響力。

    深入了解交織性這個議題後發現,除了性別之外他還包含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弱勢問題,正如社會裡的情境一般,往往真實的問題都是複雜且交錯的。因此在避免真實故事過於衝擊的考量下,我效仿清末的諷刺小說,創作了《正常》這個故事作品。這個故事已一個虛幻的角度編造一個位於郊區的村落,就如世外桃源般,接納了患有精神疾病與生理障礙的主角一群人。小說的最末,主角們表示:「期許未來不會再有和我一樣的人,需要躲進正常村這座桃源,而是整個社會都能如正常村一樣,善待並尊重所有的差異,當多元能夠被接受時,正常才不是歧義。」這段話不僅貫穿了整個故事,也是我此次作品要傳達的核心理念。許多詞語備創造的時候,都有其緣由,一體兩面的當我們使用某些文字褒獎別人時,就勢必有些人會被放在文字的背面貶抑。然而正常與不正常,不應該是那樣非黑即白的形容詞,然而大部分的人都缺乏這樣的意識。甚至會把正常當作同溫層的藉口,成群結黨排除異己,進而導致社會出現從眾的現象,越來越多人失去獨特的光芒。

    每個人都應該有差異,也應該被允許有差異。當我們在內心劃下了關於正常的度量標準時,就很難真的去同理他人的處境。正如我很敬佩的一位教授曾說過:「凡是經歷才能體會。」儘管同理很難,但我們能試著先去清除我們設立的標準,以更開放包容的心胸去接納他人,也擁抱自己。這次的比賽我學到了,要將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轉化為文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也去訪問身邊一些朋友,蒐集更多元的想法作為創作的基礎。這個發現也提醒了自己其實遠遠不如自己相信的一樣開放,願未來我也可以更自然的與所有正常相處,享受生命所帶來的與眾不同,擁抱多彩的豐富性。身為準教師,我也希望能把這樣的觀念傳達給我未來的班級,相信若能尊重彼此,就不會有霸凌的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