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今年是第二次參加東華奇萊文學獎的全國童詩比賽,因為每兩年一次的關係,這次應該也是大學最後一次參加童詩組的競賽了。身為準教師,經常會思考如何讓學生透過詩詞去表達要傳遞的想法,畢竟詩詞不同於文字平鋪直敘的描述,擁有他獨自盛放的魅力。然而一邊這樣想著的同時,一邊也會感嘆自己受到成熟的詩詞格式束縛,失去了童真的想法,無法再有那些童趣的筆觸。於是想了很多之後,還是希望能寫一首可以傳遞些正向觀念給孩童的新詩。無論是上次寫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或是這次寫得把握當下用心覺察,都是希望學生能在輕鬆閱讀的同時,汲取詩中的觀念,落實在生活中自我成長。
此次的詩作融入幾年前轟動一時的寶可夢遊戲,隨者寶可夢新卡通與卡牌推出,再次引起一陣寶可夢風潮。於是想以此為主題先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引起觀看的動機。開頭便以寶可夢的圖鑑破題,回味童年時候的我們會為了比較彼此圖鑑誰紀錄了很多種類的寶可夢而相互崇拜,除了種類外,甚至還會比較體重、攻擊力等數值。那時的我們擁有敏銳的觀察力,比起現在沉迷遊戲的世代,更擅長抬頭看看周遭的人事物,就像記錄寶可夢那樣觀察,那時的自己似乎更能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後來越來越多的聲光色刺激取代了我們的特別,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過上一樣的生活,盲目地互相追逐。於是我想透過圖鑑的比喻,喚醒學生用心去認識彼此的不同,收穫這個豐富的世界,並學習尊重、學會包容。就像愛那些各式各樣的寶可夢般,我們可以去擁抱那些不同皮膚顏色、不同外觀、不同語言,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人。當我們能放下虛幻的充實,和生活做朋友,了解生活中的細節,就一定能發現那些最不一樣,又最能共鳴的瑣碎紀錄。最後再次用呼告的方式提醒孩子,請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用心去看,才能塞滿你的圖鑑。
這次比賽讓我開始去反思身為一個準教師,我能帶給我的孩子什麼?我希望從我手上放手的孩子,會是具獨立思考且自動自發的孩子。這是個資訊蓬勃的時代,每一天我們都會接收到大量的資訊,因此我認為兒童要學會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自動自發並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並學習去篩選出需要的資訊。他們可以用自己的速度,或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學習。而老師是陪伴他們去找到這樣差異化的方式,並提供其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最後教學包含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習,需要彼此相互配合尊重,因此教學從來沒有唯一的或是最棒的策略,每個孩子都有獨屬自己的氣質,只有最適合的方法。無論是這次的新詩,或是平常參加工作坊,我希望自己能累積越來越多不一樣的經驗,帶給孩子更寬廣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