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品瑄
教育學院
特殊教育學系
第一次看到比賽要付英文版本的,在下筆的時候思考了很久,到底要以英文押韻,還是以中文押韻,最後還是以熟悉的中文押韻。比起參與這個比賽,我更想看看得獎作品,因為我很喜歡能具備押韻又不改變其意的翻譯作品,用中文讀一遍,用英文在讀一遍都有各自的意思,越讀越有味,越是細品,越是引人入勝。有首我最喜歡的中文詩,是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在不同情境下,不同時空背景讀這首詩都是不同的感想,他的用字簡約精煉,結構巧妙驚奇,不光是卞之琳的代表作,也是新詩界的新指標。整首詩給我一種交相呼應之感,雖說用字遣詞都較為靜態,但卻在句字與句子交織出一種動態感,這種動態感既不是明幌幌愛慕追逐,也不是直白熱烈的愛意,是一種含蓄而內斂,不敢打擾對方,但思緒總是飛到對方身上,只能在夢裡打擾你了。整首詩非常具有鏡頭感,鏡頭感一詞表示就像是電影導演在切換鏡頭,或是一個長鏡頭具動態感,第一二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作者以你切入詩句,增加讀者的帶入感,原始的鏡頭在橋上的人,再跟隨「你」的視角切到「你」所看的風景;三四句「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他的視角從明月到窗子,最後再到別人的夢。視角轉換流暢,情感豐沛卻含蓄內斂,不管是暗戀、失戀、愛慕、追求,各種心情都可以帶入這首詩,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心情與感觸,也正是我最喜歡他的原因。
老實說在看到要求中英文寫作時,第一個想法是:難道經濟部要打廣告嗎?其實這樣也蠻好的,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創作,出來的作品絕對是多元又豐富,就是創作前還需要去讀一下關於稅務方面的資訊,還是其實經濟部主要目的不是要徵稿,只是想給社會大眾普及一下繳稅知識而已;雖然是開玩笑,但是這種方法搞不好更有效。我是以下載發票載具為主題的,就想到「載入史冊,名留青史」這句話,確定主幹後便開始加以改編,以前寫作文的時候,我都是先寫好後,再依照作品命名,雖然聽起來有點偷吃步,但少掉很多離題的風險。現在可好,要依命題寫新詩了,還要加上英文,本來還想著要中文英文都押韻的,但實在是太難了,只好作罷。將發票存入手機載具,除了原本的發票兌獎外,還加開了雲端兌獎,雖然我本人沒有中過半次,但除了不用拿一大堆發票外,還節省紙張使用。電視上常常有看到因為發票不見,而錯失一百萬的可愛民眾大有人在,存進手機不占空間,若中獎還可直接匯入銀行,真是科技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