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教養:台美教育比較:藍佩嘉教授講座心得

【校友中心】111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公共性)>拼教養:台美教育比較:藍佩嘉教授講座心得
發佈日期:2022-07-05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藍佩嘉教授的演講,讓我們對台美的教育有更深入的比較,並了解從家長的角度,如何為孩子的教養付出努力與安排。例如開頭教授提到了亞裔家長曾因哈佛的亞裔學生配額限制,而狀告哈佛大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教授分享自己觀看美國社會學家 Annette Lareau的《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與家庭生活》一書後,決定探究台灣家庭的樣貌。

    這場演講解構了華裔與華人教養的刻板印象,除了討論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從家庭的角度追究階級的體現與再製,同理移民的不安全感。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教授提到了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養最感到焦慮,而孩子的教養是一種階級化的保安策略,包含了經濟安全的維護,以及情緒安全的照顧。另外根據研究,資源較多的人反而會比資源少的人更容易焦慮,這些研究發現讓我深有共鳴。因為自己也來自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因此雖然知道自己比起許多人來說已經相對幸福,但我依舊會不自主而焦慮地跟更上層的對象做比較,不斷追求向上流動的機會。然而在大學後,離開了家庭環境、高密度同儕團體的壓力,我學習去想著自己能獲得什麼或是已經獲得什麼,而非總是想著我失去了什麼的東西。這樣的變化讓我更珍惜當下,透過感謝緩解了自己的焦慮。

    在聽演講前,我曾閱讀了藍佩嘉教授的一篇專訪,文章裡頭提到拚教養除了指家庭要承擔的「教」之外,還有包括「養」,亦即除了觀念、方法、態度的傳遞,還有拉拔孩子所需面對的生存現實。因此在講座中教授也提到了許多故事案例討論不同條件的家庭會做出什麼樣的教養決策,而這樣的決策又有多大程度受到父母的焦慮所驅動,焦慮的來源為何。例如焦慮的來源可能在於家長缺乏自信的表現,將目標從自己生活上的期許,轉移到孩子的教養上,期許孩子能成龍成鳳,因此直升機父母或許是一種相對理性的策略。儘管如此,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當代臺灣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與親職策略,明明是為了試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康,卻因為這些保安策略經常使自己或孩子感到更不安全。

    總結今日的演講,實驗教育在台灣的蓬勃,給予了家長在教養上更多的選擇。雖然在台灣的全球化討論中,往往將美國的教養方式過度浪漫化,忽略了美國制度與社會環境的衝突,以及文化改造的困難。但當代家長的教養策略,可以作為一個光譜,一端是希望孩子能融入美國社會,學習美國在才藝或社交培養上的優勢。另一端則開始重視起自身文化或華人文化的優勢,從美國青少年常見的問題,反思自身文化的特質,例如自律、勤奮和節儉的培養。這端的光譜可避免崇洋而貶抑自身文化的文化弱勢,一代代的複製下去,此外也可增進新二代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最後雖然虎爸虎媽的策略,提高了孩子成功的機會,卻可能產生移民父母過多干預、代間緊張與衝突,以及強化種族他者化等問題,甚至造成孩子自身的努力被父母高壓的表現埋沒。期許自己未來面對這些家庭,甚至是移民家庭孩子的問題,提醒自己要記得可以社會學的角度,關注他們的背景與經驗,更重要的是同理他們的焦慮、保安策略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