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講座》石佩蓉-音樂老師的美麗與哀愁心得

【校友中心】111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公共性)>《音樂教育講座》石佩蓉-音樂老師的美麗與哀愁心得
發佈日期:2022-07-07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音樂最微妙的地方是它能牽動人內心各種不同的感覺。」—小澤征爾,日本指揮家。很榮幸在音樂系系學會的邀請下,參加了石佩蓉老師的講座,雖然分享的主題是與音樂老師有關,但佩蓉老師的許多教學心法都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覺得可以實際應用在不同領域的教學場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佩蓉老師曾說過自己希望在音樂教室建立一個暴風眼的環境,即使自己的學生在其他地方受到了多少風暴,都能夠有一個時間,在音樂教室這個空間裡,享受無風無雨的安寧。再來是透過音樂作品帶來不同的感受,就能讓學生從音樂作品背後的故事與精神中學習,從暴風眼中心帶著能夠繼續向前的力量與勇氣。

    從老師的故事分享我們可以瞭解到,老師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學生而出發,而不是單純為了教學的方便而去設計。學生能夠聽懂一個作品背後的情感與意涵,是一件非常動人的事。還記得老師分享到,在他的教學生涯中,有一位女孩極富語言天賦,雖然是個盲人,但卻可以用純淨優美的嗓音,演唱出高難度的美妙外文歌曲。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除了語言本身的難度,要能夠接納自己的一些缺陷,擁有站上台的勇氣更讓人欽佩。果不其然,佩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先給了他許多表現成功的機會,因為有這些機會的層層積累,他不僅在整個學校演出,更能站上校外的舞台,讓更多人看見他。當老師在投影布幕前,投影出了他的模樣,我覺得她像極了一位天使,充滿自信的美麗,也希望她能一直活得如此自信耀眼。

    再來是老師還分享到許多教學的眉角,像是會仔細觀察學生和學生建立信任關係,我覺得這部份真的很重要。對於我而言,我希望自己在孩子心中是充滿愛與溫暖的老師,是一個可以溝通對話的老師。保有原則和底線,但減少對孩子天性的壓制,能充分同理他們的發展與特質。保有童心的思考,用心設計每個課程及活動,細心引導學生、適時給予鷹架,然後讓自己和學生都能開心體驗並全心去感受。最後學生要能發覺老師也是位和他們一起不斷在成長學習的陪伴者,一起抱持著同樣的目標,探索這個世界,解決生活問題與未來挑戰。而若是我們可以多觀察學生細微的眼神、表情或言語,就能捕捉到一些微弱的信號。那些問題的行為,或許就是孩子們求救的訊號。

    不同於我未來要到小學任教,佩蓉老師分享了自己在國高中的教學經驗,感覺遇到的問題要來的比小學複雜許多。許多案例的描述,讓我彷彿回到了那個年紀的自己,感嘆若當時身邊有些問題學生能遇到佩蓉老師的話,或許一切都能稍微有所不同。期許自己未來也能專注學生不同的狀況,協助他們能夠解決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