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此次在測統組立真老師的鼓勵下,我參加了教育系辦理的素養導向試題設計徵稿比賽。曾經修習過立真老師的學習評量課程,讓我深刻了解到評量的方式與設計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有多重要。課程、教學及評量是促成學生學習的重要要素,缺一不可。而無論是哪一個要素,都脫離不開素養導向的重要性。近幾年的教檢考題,也越來越強調素養導向的出題方式。當我們的評量能夠結合生活情境時,學生才能了解如何將這些學科知識遷移到生活中,達到解決生活問題與面對未來挑戰的目標,且能跨領域整合自己的認知、情意與技能。
此次一共投稿了三篇作品,其中兩篇獲得了佳作的肯定。對我來說獎項並不是重點,但卻是一種對於自己是否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設計的肯定。當初在設計素養試題時,其實就是從學生生活會遇到的識見與社會正發生的問題現象做為評量背景,這樣的評量除了檢核學生在學習階段中對於認知、情意與技能的發展,更可以讓他們同時透過評量的情境進行學習,提取資訊、分析線索,進而統整與發表自己的看法。題目中除了安排封閉式與開放式兩種極端的問題,也設計半開放的試題,讓學生在得到適量引導且不被框架的輔助下,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評量除了在問題情境的設計需下功夫外,對於評量的形式也是素養導向所強調的關鍵要素。我們希望現在所有的學生都能因應自己獨特的氣質,找到合適的評量方式,而非一如傳統地落入紙筆評量的窠臼。雖然這次主要設計的是紙筆的測驗,但下次也想嘗試設計形式更多元的評量,保障每位孩子學習的權利,以及獲得合適的評量工具。再者,評量根據實施時機的不同也又分為於教學前實施,測量學習前所需的知能,及決定學習前已達課程目標的程度的安置性評量。若是要進行形成性評量則會於教學中實施,提供學生和教師有關學習進步之回饋,藉以激勵學生並作為補救教學之依據。此外還有診斷性評量,針對形成性評量所無法矯正的嚴重障礙者,提供更精密性和綜合性的診斷訊息,以供採行必要治療措施之參考。最後是總結性評量,通常於教學後實施,針對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及學生學習成果進行總檢討,並評定成績等第。而此次所設計的考題都是比較偏向形成性評量的測驗,希望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銜接下一個教學活動,提供持續探究的動機。
此次設計上最有感的地方,其實在於如何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策略應用。因為素養題型通常會使用較多的文字包裝鋪陳,因此更加考驗學生是否可以正確理解題意,摘要出重要的解題線索。總而言之,此次參加比賽讓自己對於素養導向的評量有了更多的認識,並感謝獲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