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年一起森呼吸~綠遊新秘境心得

發佈日期:2022-11-20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在去年開始修習戶外教育學分學程計畫後,我開始留心生活周遭的動植物,認識越來越多的物種後,甚至能夠和大家開始介紹校園和公園的生態。而這些變化都有賴於幾次到環境教育場所的參訪,這些場所保留了很多自然的生態,也十分適合環境教育的學習。因此當看到了這個111 年一起森呼吸~綠遊新秘境心得徵稿活動後,我便決定投稿,將我在環境教育場所所獲的的感動分享出去。

    故事以頂菜園社區為環境教育場所的背景,分享自己曾經到訪的所見所聞,並分享那次與家人共遊的經驗。還記得那時映入眼簾的頂菜園社區像是一個古樸老舊的屋瓦怪獸,不同於社區的高樓大廈,這裡的環境讓人彷彿穿越到了80年代的傳統農村。另一個場所特色是紅龜粿,還記得小時候阿嬤的身子骨還很硬朗時,經常會製作許多不同的傳統點心給我們享用。此外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過節要祭祀的時候,因為桌上總會出現紅龜粿的身影。看著牆上的推廣 介紹,兒時曾經和阿嬤一起 DIY的回憶逐漸鮮明。首先我們一起將糯米洗淨,再用當時還肥嫩的小手挑出幾隻萬惡的米蟲。抓了好久還挑不出來,然而阿嬤的手彷彿有魔力般一下子就挑出了十幾隻 。再來我們將糯米加水浸泡一下午然後把糯米磨成米漿。阿嬤彷彿又施展了魔法將糯米磨得十分仔細。 接著將磨好的米漿倒入麻袋中綁緊,並用重物加壓去除水分,只留下糯米漿團。由於剛磨製好的糯米漿團是米白的顏色,所以阿嬤使用紅麴粉進行調色像這樣用天然食 材染色的方式除了紅麴粉外,常見的也會使用火龍果皮等。當時阿嬤還曾驕傲 地偷偷跟我說,外面很多店家都是使用食用色素。調成喜氣的紅色後,就可以 開始揉搗糯米漿團,再將糯米漿團分成巴掌大小,將其搓圓壓扁,然後可以準備包入內餡。還記得那時候的我太過貪心,總是包了太多的內餡,造成紅龜粿 每次都裝不下破掉。接下來將包好內餡的半成品交給阿嬤。阿嬤會再放入龜印模具中壓平,印出圖案。仔細觀察龜印模具會發現, 模具上除了有龜甲花紋外,還會刻有福、祿、壽等字,代表福運、官祿和長壽。難怪阿嬤說製作紅龜粿,就像把我們的祝福都揉入了粿中。

    透過文章的撰寫,雖然為了讓故事更引人入勝,不得不在部分情節添加虛構的情節,但也因為這樣,我能夠在絞盡腦汁後,回想起幼時與阿嬤共同製作紅龜粿的經驗,十分美好。現在回想起來不免覺得有些可惜,如若當時就已培養文字記錄的習慣,就可以保存下更多珍貴的回憶。雖然阿嬤現在的身體已經難以在和我們一起做料理了,但我可以做給他吃,並用文字紀錄下其他更多的珍貴回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