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畯家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光陰似箭,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大一,變成了稍微了解學校事務的大二生,在一年級下學期時,我就和志賢老師說我想擔任「心理衛生」的助教,老師也爽快地答應了。
這學期我主要協助老師幫忙居家隔離生的「線上上課事宜」還有幫忙老師處理一些研究室的雜務,這兩樣工作看似簡單,其實要認真做好也是挺有挑戰性的。
因應疫情,現在確診的人仍需要依照規定去隔離的場所以避免群體感染,教學現場也出現了許多混成教學的現象,於是志賢老師請我協助相關的事情,首先我必須先加入學弟妹的心理衛生群組,並創造一個Google meeting連結供確診的人線上上課使用。起初,許多需要線上上課的訊息如同雪花般不停敲過來,我得學著在許多訊息中看見學弟妹的需要,並給予協助,這也培養了我學會排列事情優先順序的能力,也讓我在回答學弟妹問題時,能學會如何說話,以及思考如何才能應對得宜。學弟妹有時也會詢問我相關問題,我也會有耐心地回應他們。看著他們從懵懂無知到能逐漸了解一些事情,我突然聯想到我自己在大一時,也是受到許多學長姊的幫助,才能慢慢摸清楚大學的脈絡。現在我有能力了,我也想將這樣的溫暖傳遞下去,於是我也積極協助處理學弟妹的困惑與想法。也告訴他們不必害怕問問題,因為我也是過來人,也因為問了問題,我才能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
擔任助教時也培養了我遇到緊急狀況的應變能力,有些時候學弟妹們上課當天的早上篩了快篩,才突然發現自己確診了,需要隔離與線上上課,這時候我也得穩住自己的步調,一邊關心學弟妹的身體健康,一邊也要馬上創造一個線上會議的連結供他們上課使用,今年Google meet也取消了免費的會議室,只提供一小時,後續要延長使用的話得繼續付費,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雖然有點驚慌失措,但也得告訴自己要先好好冷靜下來去面對這些事情,於是我預先創了三個Google meeting連結,並告訴學弟妹們分別依時段進入,這樣一節課五十分鐘就不會有被強制退出的情形發生,也讓學弟妹的受教權不會因此而損失。
老師指派給我的研究室雜務也培養了我的耐性,因為那些事情都是具有高規則和規律的工作,但我得細心去處理相關的事情,不然很容易全部都做錯,在做這些事情時,我也訓練了細心觀察的能力,好讓我能順利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
拿到高教公共性的獎助學金,讓我知道天下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勞而獲的,但透過工作得到的錢,更能讓我體會到爸媽的辛苦。而這筆錢也如同及時雨一般,填補了家裡本就不好的經濟,讓家裡可以暫時鬆一口氣。
我想我會把這筆獎助學金的一部份當成未來我就讀研究所所需花費的學分費,因為想一直精進自己對於諮輔的事情,也在這次擔任助教時,學會了混成教學的原則,讓我更堅定了未來想成為老師的理想!而這筆獎學金的一部份也會變成我的生活費,讓爸媽不用一直為我的生活費而傷腦筋。而最後我也會把一部份的錢存著,為我大四的半年實習做準備。
總結來說,這次擔任助教的經驗讓我學會了許多事情,人際關係方面的溝通與協調,對諮商與輔導學系來說是一個必備的能力。而這次與同學、師長、行政單位的多方面協調,也讓我的口條變好了,能言之有理。而協助同學的事情,讓我明白了對於助人有一定的熱忱是很好的事情。
最後我也要謝謝志賢老師提供我這麼好的機會,還有南大校方對於高教公共性的學生如此照顧,我才能夠在這次擔任「心理衛生」助教的經驗中學習到這麼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