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議題的探索—師生共學心得

發佈日期:2022-12-07

林翊甄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我們舉辦了針對中年婦女們的性別工作坊,想從中探索世代之間對性別議題的差異,在籌備工作坊的前期,我們透過田野調查進行性別議題的研究,像是一手資料(自身、親友)的蒐集、性別相關文章及論文研究、與性別相關團體進行訪談與諮詢等,在有了先備知識與充分的了解後,我們便開始設計工作坊內容與模擬試教,這次我主要負責設計的教案主題是婚姻,會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現代年輕人以不婚居多,在田調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大家對於婚姻的想法都蠻負面的,以及近幾年來結婚、離婚容易,讓婚姻這件事變得不再隆重,婚姻的神聖性與價值也不同以往,所以讓我想探討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以及這背後潛藏的因素。

因為工作坊參與的對象是中年婦女,屬於社區大眾,與以往的教學對象不同,所以特別邀請有相關經驗的業師來上課,給予我們經驗與建議,在活動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淑玲老師說道:「應用戲劇與戲劇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應用戲劇是彼此的相遇,帶領者的目的並非教育。」這瞬間把我給打醒了,因為我設計教案的過程一直在想要教導什麼、傳遞什麼理念給參與者,殊不知卻忘了我們也是在學習,我們渴望從參與者身上得到東西作為我們日後的創作素材,卻疏忽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這次活動讓我收穫許多,老師將多年來帶教案的經驗分享給我們,讓我們實際體驗各種活動,也讓我們能親自感受到各活動的意義,在眾多活動之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活動是「流動塑像」,讓參與者分享故事,由台上的人即興演出故事中的各種角色,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從不同視角看原來的故事,也能夠重新詮釋,並且可以給予分享故事者安慰的力量,讓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也間接讓我有所反思。

在吸收與內化業師的經驗,與老師討論及試教模擬後,重新調整了教案內容,讓整體教案內容變得更豐富飽滿。實際執行帶領工作坊後,聽到了許多中年婦女們的生命經驗與故事,間接發現不同世代間的差異與想法,也從我們人生前輩身上收穫到許多,讓我對於婚姻有更真實的想像,也間接反思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選擇,關於婚與不婚的決定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見解。雖然還有許多性別議題等待我們去探索與發現,但經歷了這幾次活動,讓我更進一步了解與重新組建自己對於性別的認識,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讓自己看待事情的面向變得更加多元。這些活動培養了我傾聽與表達的溝通能力,以及讓我對不同戲劇活動的手法有更進一步的學習與運用,也在不斷試教的過程中,增進了我解決與應對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