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附聰教育實習

發佈日期:2022-12-08

馮品瑄

教育學院

特殊教育學系

南大附聰教育實習

       這次的實習雖然很累,但是很好玩,也學到很多東西,就像啟聰老師說的,在這裡學到的東西,會比之前在學校學兩年的東西還多。啟聰的老師人也很好,盡管我們常常在那邊問一些應該要知道的蠢問題,像是問「這位弟弟耳朵上戴的是助聽器還是電子耳?」諸如此類的問題,老師也是很用心的把那位弟弟叫過來,給我們展示電子耳,再叫一位戴助聽器的弟弟,給我們展示助聽器。班上的孩子每一位都是獨一無二的,展現的能力都不一樣,像是第一次上課,我要與一位聽多障的孩子面對面授課,在備課的我,也完全無法預料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第一次教學的對象是聽多障的學生,這位學生的每一堂課都必需要單獨授課,教學內容以特需課程中的生活管理領域,第三階段課程為主。因應學生的能力現況,教學內容選擇貼近生活中的味覺辨識,學生要能感受當下口中的味道,並將代表此味道的圖卡交給我,我原本的課程設計為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但因學生無法接受辣味,因此將辣味刪除。一開始我先將味道及與之相應的圖卡放在學生面前,並鼓勵學生自行嘗試,後因學生目前還不餓,對這些食物沒有興趣,我便改成自行將食物放進他嘴裡。這堂課的設計時長為80分鐘,第一節分辨酸與甜,第二節分辨苦辣鹹,先將味道與圖卡配對後,在將味道放進學生嘴哩,讓學生拿取與味道相對應的圖卡,若學生學習狀況良好,最後可將五種味道圖卡放在一起讓學生分辨。我請同學坐在學生後方作為學生的提示者,因學生抓取能力及手臂力量都較弱,所以當學生把手擺到正確圖卡上方時,便請提示者協助學生抓取圖卡教給我,我再對學生進行增強。但在上課過程中學生頻頻精神不濟,無法集中精神上課,這確實是我始料未及的狀況,幸好輔導老師告訴我可以讓學生站起來上課,這才讓學生有辦法稍稍專心一點。讓我始料未及的狀況還不只於此,我原本的課程設計是,學生能分辨酸、甜兩種味道後,就以甜的食物-棒棒糖作為增強物,但在教學時,發現學生竟然更喜歡酸的食物-蘋果醋。再第一節的時候學生的精神狀態非常不佳,也毫無意願去嘗試食物,我只好自行將食物放進她嘴裡,且學生較抗拒嘗試不曾看過的食物,若將食物放進學生嘴哩,學生會吐掉或扭頭撥開。為了課程的進行,只好強迫學生嘗試,幸好學生最後能逐漸適應。

       在第一節上課時,因學生配合度不佳,課堂中所要用的食物都要強迫塞到學生嘴裡,看見學生的掙扎、反抗,我真的非常於心不忍,為什麼我的課程會讓學生那麼痛苦,我是不是應該結束這個課程?那時候感覺就像是餵鵝肝一樣強迫學生吃東西,我不禁在想,這個課程究竟對學生有沒有意義,還是只對我一個人有意義。在下課期間重整旗鼓後,決定更換第二節的課程,改為甜與鹹的分辨,因為這兩個味道是學生沒那麼抗拒的,並將時間拉長、課程放緩,增加學生碰到增強物的機會。最後當學生連續三次成功分辨甜與鹹時,我差點當場哭出來,沒想到竟然能教會學生,也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教學竟然一波三折。

       再次上課就是要帶大班級了,經老師上次的反饋做出調整,老師希望我們的課程內容能先詳細講述課文的艱深詞彙,並搭配視覺線索,以圖示、結合生活的方法教導學生。我將課文中的兩三句放到一頁PPT,在生詞的下方寫上詞彙的解釋,讓學生抄寫,在製作PPT的過程中,常常發現生詞的解釋為了要精準描述詞彙,都會使用比生詞更難的詞彙,這樣對學生的學習反而更不容易;因此小部分的詞彙我用自己的解釋寫在PPT上。這次上課我也加入了記分板,因為擔心枯躁乏味的詞彙,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使用增強機制。上課時學生聽到有禮物可以拿,大家都非常積極;課程中,我先以丟紙飛機的遊戲引起學生動機,以飛機要逆風飛行的觀點進入課文,一次兩三句為一個小節的解釋課文,再解釋生詞,最後請學生抄寫詞意。只是在前幾次讓學生抄寫詞意時,可能是我表達得不太清楚,導致學生們有點不知道要做什麼,課程進行到中間時,學生看到詞意都會很自動的抄寫。本次課程我本來計畫要教完五個段落,中途出了一些設備上的意外延誤了上課時間,且我將課堂進度抓得太趕,沒有好好的細講生詞的意思及用途,又沒有面對電子設備壞掉的教學方法,沒有做好兩手準備,這些都是我應該改進的地方。因為這班學生的學習動機落差非常大,成績不錯的都非常積極,需要努力的學生都比較喜歡做自己的事,因此我才使用了加分的機制,不知是不是全因為加分制的關係,學生給我的回饋非常非常多,都非常願意跟我說他們對課程的想法與認知。在詞彙理解方面,早已聽老師說過班上的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落差,但這次仍明顯感受到理解速度上的差距,除了要擔心無法立即給已經知道答案的學生加強外,還要擔心已經學會的學生給其他同學打PASS;不過據老師說,有些學生也不一定能接收到別人的提示,也是個蠻可愛的狀況了。

 

       經過這兩次到實際現場實習,真的比在學校書本上空談有趣多了,也更有動機、動力去學習,因為現在有強烈的自覺「我是一位教師,我不能讓學生在我的課堂中浪費40分鐘,我的教學內容要對學生負責」,更能使我認真去學習作為教師應有的能力及心態,尤其做為特教老師,會比普教老師更難有教會學生的成就感,因此會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及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