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弘
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系
此次的師生共學,主要著重在研究如何應用高性能的多孔碳在超級電容上,這樣的主題與我的研究方向是相當貼合的,不僅能 提升了自身的知識,還希望能透過這樣師生共學的方式,增加基礎,提升實力,使我有更多的本錢,在未來的道路上,與人競爭。
一開始,對我而言是相當不習慣的,因為有很多知識是我所不了解的,包括為何使用多孔碳、超級電容的儲存機制以及超級電容與鋰離子電池的差別,知識的不足導致我是跟不上其他的人進度,以及參與討論的部份,以致於除了自己趕緊惡補看paper ,只能透過台上的人所報告的文獻加速自己更快的了解,自己讀文獻的話,不僅能提升自己的英文實力,也能透過別人的資訊,怎麼去更改或是融入到自己的實驗中,而透過台上的人所報告的文獻則是能報告一些我沒看過的paper,儘管我沒有親自看完,也能讓我迅速了解內容在說什麼,或是明明我們看到的是同一篇,卻因為解讀的不同,而導致有不一樣的看法跟理解,這能讓我們互相討論,一起尋找出問題。
再來就是我自身研究的部份,除了要了解每個步驟的細節之外,也要了解如何操作儀器,這些該具備的基本技術,是需要日復一日的重複研究,加強自己的基礎,儘管之後失敗或是需要改變方向,也能很快的抓住技巧,就不需要有太多的摸索。
而學長們的報告的部份,他們的經驗一直都是我做實驗的起點,總是能透過他們呈現的實驗方針跟數據給我一些建議,我才能更有方向的往再來的步驟去實現,而不是無厘頭的前進,而且能透過與學長們的討論及溝通,讓我能更清楚自己哪裡是需要改善的或是怎樣才能有更好的想法。
在自己的報告方面,不僅能在台上分享自身的實驗成果,重要的是訓練自己的口才能力,一項好的口才能力,是需要透過部斷地反覆練習,還能透過教授給的建議,包含ppt的製作、講話的方式以及實驗的數據檢討,都能不斷的增進我的基礎。
每次師生共學的過程都能學習到不一樣的知識,從學長們的報告、同儕的文獻報告以及自身的報告,這些都是加速我成長的養分,而從與教授的討論過程中,從教授過往的經驗和豐富的知識中學習。
其實我們的共學團體就很像是小型的公司,我需要不斷的精進自己,提升實力,完成上頭交辦的工作,與同儕間維持好的情誼,並透過團隊的合作以及討論,才能有效的實行我們的進度,這樣的方式對我而言是一大優勢,能及早適應未來的工作方式,也能使我未來到哪間公司上班,也能盡早擺脫學生的舒適圈,往更好的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