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關懷徵文_寫作類_第二名

發佈日期:2022-12-20

張栩荣

理工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首先我要感謝主辦單位舉辦此次比賽,並且幸運地獲得了評審委員的青睞,在此次的比賽我獲得了寫作類第二名,我沒有辜負當初我自己的期望及付出,不過其他參賽者的作品也同樣優秀,每位參賽者對於關懷生命的見解都很有想法也令人動容,也讓我對比賽的理念深有感觸,其次我要感謝敘述此篇文章事蹟大半內容的母親。然而,在這過程中也同時造成了母親不少的精神傷害,此篇文章是我去蕪存青之後的作品,其中其實還發生了許多令人不愉快的過往,我反省過是否不應該參加此次比賽,不過當母親得知這篇文章得獎之後,竟難得地開心了起來!並且,這次比賽也讓更多人知曉了外婆發生的故事及其中我要傳達的理念,我想是值得的!

      五歲的時候,我的外婆突發性腦出血,必須在加護病房插管,積血傷及了腦部,需藉由一場又一場手術一點一點地挖掉腦袋,之後她本人已經沒有意識了,母親與親戚討論是否要拔管來解脫她。曾經外婆有跟大家說過:「我若食袂落,恁就乎我走,毋通強甲我留。」然而,那時的我不懂何謂拔管,也沒有決定權。

    進行與不進行手術差別在於百分之百的死亡與百分之幾的希望,母親他們決定試試看,外婆確實醒了,可是不能說話,手腳也不能動,需要有人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這樣受人照顧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外婆又併發了腦袋出血,已經沒有挽救的可能。

    那一天,所有人都到了,大家輪流做在病床旁的椅子,和外婆說說話,有人會握握她的手或摸摸她的頭髮,我在心中和外婆講了一些話,離開椅子走到人群後面,安靜地等待。當大家都已經做完了告別,最終護士坐上椅子,俯身向外婆,做了一個動作,護士的頭遮住了我的視線,我相信護士的手法一定是溫柔的,因為母親說拔管的那一刻外婆像是鬆了一口氣,死亡似是一種解脫,大家也鬆了一口氣。

    孝親長輩是傳統,面對親人突然的意外,相信大多數人都想要將親人照顧到好,真正的「愛」是什麼?外婆在病床上時的憂鬱,拔管時解脫的神情,已不言而喻。

    我也到了與親人道別的年紀了,當年是外婆,最近是親戚,自己是無法親身體會躺在病床上的痛苦的,但作為一個真正愛著親人的家人,強留他們在世間受苦是不人道的,沒有尊嚴的任由他人擺佈著自己的身體,24小時都困在病床上。

   我的母親已經讓我簽了放棄急救切結書了,無論是否是因為我參加比賽期間不斷與她談論當前外婆的往事才使她不想被急救,但在我簽名的當下我是沒有任何猶豫的,因為我不忍看到我的母親也受一樣的苦,謝謝主辦單位舉辦了這項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