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心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我是生態二的王禹心,這次申請了高教公共性-公共性教學助理,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學習之餘還能為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多投資機會,真的很感謝給我這個機會可以增進自己。在此次擔任教學助理,除了看見自己在文書處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處理事情的輕重緩和的判斷。因為此堂課有許多校外教學的部分,除了基本的器材與事前準備,更重要的是確認大家的安全。此堂課是水生生物學,第一次的時候我們去新北市新莊裕民國小水生走廊參訪,也很高興邀請到了鍾宸瑞老師來講解淡水魚課程與觀察。在此次過程中,因為距離的關係,當日來回新北與臺南,要注意的事情比起在臺南相關地參訪還要多。例如當時有開放大家中餐自行解決,除了要再三叮嚀大家注意時間,也要確保大家不會跑到禁地。第二次校外教學是去參訪嘉義大埔鄉的長之坑溪梳子壩與釣蝦點。這次的參訪地點相較於其他地方較危險,除了有更多的河川,還要注意大家在放置蝦籠以及蟹籠時是否安全。第三次校外教學是去西拉雅風管處南化,這次的校外教學因為有前面幾次的經驗,做起事來都比較輕鬆了。在人員確認上不但更快速,確認器材也較為精準。
在聽到「高教公共性 - 公共性教育助理」這個資訊的時候,其實濛濛懂懂的就申請了。在初次聽完教育發展中心的行政人員解釋後,也知道學校其實有許多助學金的管道,只是在知道此訊息的時間點剛好過了我個人想申請的項目的截止時間。這件事情也使我知道下一次我應該要好好把握時間,更關注學校校內的事物與消息。在學校內我們可以從許多地方看到這類相關訊息,例如:圖書館前、文薈樓跟籃球場的公佈欄;同時,在網路上,在我身邊的同學口中,我們很少會看到此類的消息,通常在email看到此訊息的時候已經在申請截止日前夕或是此訊息沒有給出額外的申請連結,如果我們使用更多心思去逛逛學校網站,就會發現更多增進自己的機會。
在跟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能使我快樂,也許在修這堂課的同學年紀比我大,也許我從來沒有經歷教學性助理的工作,但我始終相信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人生的道路中,會有多第一次,第一次哭,第一次贏了比賽,第一次做教學,每一件事就像是人生拼圖一樣。就像我在剛開始接觸教學時,因為自己的內向,我喪失了很多跟大家相處的機會。可能他們只是我人生中的過客,可能我做錯的事情不會影響到整個人生,但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保持一顆樂觀正向的 心,勇敢去做、及時行樂,把握當下」,我相信未來的自己會感謝現在的我!在此次擔任公共性教學助理之後,我感覺我的內心增加了許多勇敢,在未來也期許自己能夠參加更多的活動,探索更不一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