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綾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不知不覺間,大學生活來到了第四年,在大學期間修了許多課程,更了解了諮商輔導這個行業,另外也擁有小教的資格,這也使我面臨生涯抉擇的十字路口,究竟該繼續升學,完成研究所的學業,往一名合格的心理諮商師邁進,抑或是往小學專任輔導教師的身分邁進呢?這是我一直以來想不透、難以抉擇的,因此決定選擇至國小實習,提早去體驗、看看現今的教育現場樣貌是不是自己的心之所向,也觀察專輔老師的一天都在做些什麼。
實際到了國小實習後,做的事和預想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接個案、帶團體、與老師討論後續輔導個案的方向,然而這也是第一次與國小生面對面做長時間的輔導,像是在驗收大學的學習成果,結合理論技巧與實務,雖然剛開始不太熟悉、技巧有些拙劣,沒辦法好好地將自身與個案切隔開來,也要晤談結束後不斷思考才能分析出個案內心的需求與渴望,以及那些造就他成為現在這個人的過去、環境、家庭,這些交互影響下,使得每位個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接個案的過程學到很多,也覺得輔導這項工作相當神奇,有的孩子可能不願意與其他大人分享自己的內心話,但待在我們營造出來安全的環境,大多個案都能很放心地說出自己遇到的事,這些事又如何影響著他,雖然會因為孩子的遭遇不禁替他心疼,不過我想也大概是因為真的很重視個案才能對他的事產生共鳴,站在他的角度去好好理解,要注意的是不要一不小心就對他帶入太多情感,影響到了整個輔導進行。
這學期因為實習生活變得忙碌,也因為在國小的場域,需要讓自己有健康的作息,早上八點就到實習單位報到,因為是邊上課邊實習,有的時候只去半天,有的時候則是一整天,雖然忙碌卻也使我更能掌握、學習如何分配、善用時間。在學校的場域確實也看到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因為是未成年個案,需要與班導進行溝通,有的時候導師可能沒有太多心力去注意少數學生不一樣的需求,這時候系統合作就相當重要,輔導也是其中一環,必要時也要與家長進行親職教育,或是釐清事情的真實樣貌,進而讓個案的權益達到最大化,;實習期間也看見專輔老師與社工的密切聯絡,積極的想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而這也是一項長期的戰鬥,要不停的通報、不斷的輔導,對孩子才可能有一點影響,只能說助人者的行業真的相當偉大,也很耗能,因此更要比誰都會調適自己的內在,盡量別讓外在事物影響到了自己的專業判斷。
實習也快進入尾聲,很感謝學校願意讓我們到實際現場去觀摩、學習,畢竟不是學校的正式人員,真的出了什麼問題,都是學校需要出面處理、負責的,除了感謝願意相信我們這些實習生,給我們一個機會的實習單位,也很珍惜這段時光,學習到很多,也更清楚往後工作場域的樣貌,進而幫助自己探索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