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倍禎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學期參加的自學團體不同於以往我們自行訂定一個主題或是目標,而是和同學共同組織一個讀書會,針對這學期修習的「教學設計與發展」課程所學,進行延伸討論。我覺得這樣的模式反而讓我學習到更多不同的面向,有學科領域內的增進、同儕間的組內合作、學習他人優點作為自己改進的基礎以及自主學習等面向。在過往,每次上完課後頂多只是回家翻翻這次上課的內容,就等到考試前複習才會重新去接觸相關的知識,但是藉由這次的共組讀書會這學期參加的自學團體不同於以往我們自行訂定一個主題或是目標,而是和同學共同組織一個讀書會,針對這學期修習的「教學設計與發展」課程所學,進行延伸討論。我覺得這樣的模式反而讓我學習到更多不同的面向,有學科領域內的增進、同儕間的組內合作、學習他人優點作為自己改進的基礎以及自主學習等面向。在過往,每次上完課後頂多只是回家翻翻這次上課的內容,就等到考試前複習才會重新去接觸相關的知識,但是藉由這次的共組讀書會並透過與組員的相互分享自身觀點以及討論彼此不熟悉的知識內容,讓我真正深入閱讀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從設計到實施這本書籍。
除了在知識學習上有更多的收穫之外,我覺得我在教學實務面上也有很多的收穫與成長:在這學期我們也有安排讀書會成員間的教學演示,在這過程中,我真正體驗到當一位老師在台上上課四十分鐘是什麼樣子的體驗,以及在上課之前到底要花多少的時間準備課程內容都是我在之前從未想過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學前教案的撰寫,可能撰寫一份教案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要寫出一份好的教案卻是要花好多時間、好多精力去思考每個教學流程的關聯性、連貫性,最重要的是該怎麼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課程內容相互結合才是真正撰寫此份教案的意義。透過共組讀書會,我學到了如何撰寫一份不單單只是符合十二年課綱的教案,而是一份扣合課綱與學生自身經驗,並且能夠充分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好教案,這些都是在這學期與組員每一次的討論、相互學習當中摸索出的心得與體會。
藉由這次共組讀書會的經驗,我學習到不單單只有教科書或是書籍上的知識內容,更多是學習他人達成自我精進的自學能力,我想這或許也是自主合作學習團體創立後所希望達成的效果之一。最後的最後,因為這次的讀書會需要準備的事項很多,也很謝謝每位組員都願意在很忙碌的生活中,努力撥出一些時間一起討論與學習,若是下次還有機會我依然會想要繼續參加讀書會,無論是增進學科能力或是教學實務,對於我來說都是十分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