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真相-學習提問.邏輯與批判性思考

2023青年學習系列講座-心得>看透真相-學習提問.邏輯與批判性思考
發佈日期:2023-05-07

吳尚頻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看透真相-學習提問.邏輯與批判性思考

課程中,講者帶我們從角色去思考所處的位置,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身分不同、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責任、思考內容和該說的話。

而「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將會是我們學習邏輯、批判思考重要且該具備的思想方式。

其中,詮釋以終為始包含了四個部分,分別是:作依據的事實、想達到的目的、被推演的過程、要傳達的信念

透過邏輯和批判思考,講師運用各種情境帶著我們練習處理各種事件,我們透過事件去思考故事中的對象角色、時空環境、行位背後、想法背後應該可以怎麼處理事情。

像是: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鐘聲響起,進教室準備上課發現有同學還再吃東西,當下,你會做出甚麼反應?

通常下意識做出的行為不外乎是激烈教訓式的罵人、叨唸說理事的管學生、眼神暗示的默默提醒、甚至是完全無視的開始上課。

然而,如果能先停下腳步,去思考背後行為產生的原因,問問自己學生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吃東西?是一直以來的行為嗎,還是只有今天呢?是少部分學生嗎、還是大多數人呢?

教師可以透過釐清問題背後產生的原因更具焦解決辦法

當遇到事情發生時,先透過基本問題why?what?how?簡單釐清

接著可以聚焦所指,What's? Which? 釐清問題where? when? who? 最後是思考程度how many/much/often?

從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大腦去思考事件發生背後的原因,也能增加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非任由當下的情緒主管了我們的邏輯思考能力。

接著,講師提到當引出回應後的沉默,該如何繼續、如何引出、如何延伸、如何遞進。

針對個別主題,她提供了我們不同的應對方式,像是如何延伸的部分,講師提到可以運用「加、減、乘、除」四個策略

加:如果多加上了這項功能,會......

減:如果這個時間點無法使用,將會......

乘:如果一下子進來三倍的人,可能......

除:如果突然規定無法再......,你會......

透過「加、減、乘、除」四個策略的整理,當我們遇到不知道如何延伸問題的窘迫情境時,只要任選一個方式使用,就可以快速化解局面,我覺得是很實用、有效的方式。

最後,講師總結了思考的基本原則,分別是「全、反、個、通」四個原則,分別是「是否周全、反對意見、特殊個案、通則歸納」

從講師的案例練習到有系統地歸納原則,也讓我再一次思考自己面對問題、面對提問的處理方式,似乎也從中更能掌握談話中的邏輯和批判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