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團體 心得

發佈日期:2023-05-26

莊家欣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對於教育學系的學生而言,教師資格檢定考就如同我們的畢業考一樣,是考驗我們四年所學是否有將這些專業科目吸收進大腦之中,也檢核我們是否將教學實務經驗內化而成個人獨特的教育理念。

從大學一年級剛入學,就一直聽教授說四年級下學期會是我們最少學分卻最辛苦的半年,原因就是這項「教師資格檢定考」。這些理論性的專業科目在我們一年級到三年級,系上已經排定好相對應的課程讓我們修習,包括教育社會學、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輔導原理與實務…等等。

這些科目對於將教師視為志業的我們而言,是一道必定要跨越的高牆。正因如此,我與朋友們在寒假期間就召集而成一個小小的五人讀書會,我們五位成員有很強烈的共識,也明確的知道要穩穩地跟著大家的步調一起備考,要讓教師資格檢定考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塊小蛋糕!

    我們五位成員的分工十分清楚,大家都各司其職。像是計算能力優秀的林同學,時常負責我們的歷屆試題影印以及費用估計;很會蒐集資訊的陳同學,則是負責分享教育議題、備考資源,已上岸的學長姊也常做心得分享,陳同學也會將這些內容都傳到群組讓我們心安。這個讀書團體是大家臨時起意的,但是在時間與壓力的提醒之下,我們愈來愈團結,我想是因為大家的目標十分明確吧!

為了同個目標而努力的感覺很振奮人心,尤其是從一開始看見大家未收心、對於考試與畢業不慌不忙,到了自主合作學習團體的中期大家都上緊發條,甚至出現了焦慮與緊張、每晚作惡夢的情況出現。自主合作學習團體的結束,並不代表備考結束,距離我們的教師資格檢定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焦慮與擔憂必定依然存在,但我們已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習了如何與他們共處,讓這些焦慮與擔心對我們來說不再是恐懼與負面的影響,適當的緊張反而可以讓我們五位成員跟著學習進度去調整心態。

備考的幾個月以前,我們從沒碰過歷屆試題,也沒有認真去研究教師資格檢定考的內容與題型。備考期間,連答案卷的排版、編排,都要去列印出來讓自己摸摸看考試卷的手感與寫起來的體驗,目的就是減少考試的焦慮、增加心安的感覺。

很喜歡大家在這七次的討論之中都全心全力投入,也正因為每位成員的投入才能促成團體之間的動力,讓每位成員都成為彼此的助力。分數並不是用來競爭與比較,而是讓我們一起去檢視成員的學習成效,以及共同腦力激盪成員的錯誤原因為何、共同討論判斷題目的關鍵字為何。也要感謝熟悉電腦與資訊運用的陳同學,將歷屆試題各個網友的詳細解答與我們成員間的錯題統整成一份龐大的電子資料庫,讓我們可以透過電腦或行動裝置隨時隨地點開複習考試內容。相信我們五位成員都能順利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