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薰方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自學團體心得:
篆刻對我而言,比起興趣,我更想把它發展成專長,所以有這個機會能和同學朋友一起交流、討論,是一項相當可貴的機會。尤其是在這次的自學團體,我看到很優秀的同儕,令我心生敬佩,我想這就是同儕間的互相激勵吧!篆刻是國文系上的一項選修課,這次的自學團體會是預習的感覺,希望我可以在下學期的選修上可以更快熟悉課堂,也能有更好的表現。我覺得很感動的地方,在於遇見問題時同學們很細心的指導,是相較於較是在課堂上更舒適的,因為師生間還是會有點間隔,在自學團體裡面是可以很自在的提問,不用擔心自己的問題是不是很簡單、會不會很笨,之類的問題。這些「內心小劇場」會帶給我很多的消耗,所以自學團體的召集讓我在學習上、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助益。
獎學金使用:
首先,我會將一部分的經費用於購買專業科目的書籍。無論是在專業課程還是自學領域,實體書一直是重要的資源。透過課本,我能夠更全面、深入且詳盡的理解和理解課程的內容。尤其師培課會需要購入不少課本,不只在課堂上要使用,在未來教師檢定及教師甄試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將獎學金放在這個部分,是一項增進專業知識、加強生涯發展的好選擇。
此外,我也會考慮參與一些社會服務和義工活動。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我將所學應用於社會實踐中,同時也有助於培養我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領導力。透過參與義工服務,為社會福祉作出貢獻,同時也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和人際交往能力。最近,我參與一項在澎湖偏鄉國小的暑期營隊,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經驗,這不只和未來出路——國小教師,有高度相關,還是一個回饋社會的方式。然而,參與這個營隊需要幾千元的交通費,我也可以預見類似的營隊在未來只會更多,雖然這些獎學金無法完全補足這項空缺,但對我來說仍是一項經濟上的支持,可以減輕我個人的負擔。
最後,在擴充個人能力上,我會希望增加知識的廣度,這些努力都將對我們的未來發展起到關鍵作用。我幾乎每次長假都會上臺北,目標是故宮的文物,這幾次的參觀、導覽,讓我對中國藝術的發展和文化的演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學到了如何解讀背後的歷史故事,以及文人們的創作背景。這對於我的研究和學術發展帶來了寶貴的資源和素材。像是系上的書法相關課程,當我有機會看到真跡,便能對這項既能有更真實的了解。因此,利用獎學金做為參觀故宮博物院的旅費,這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助益,是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總之,我會謹慎管理和規劃獎學金經費的使用,時刻確保我在學業上的進步和發展。我將以負責任的態度將這筆經費運用在課業上。這將包括購買相關的書籍,實現社會實踐,以及學業上的知識拓展等,令獎學金的功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