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君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本次的提案以性別議題出發,以互動式劇場的編導方式進行演出,上學期從輕鬆聊天或遊戲活動的方式,發表個人在生活上遇到的性別事件,再來舉出各種性別議題進行小組研究,最後以投票的方式決定以「身體自主權」與「婚姻」兩大主題作為呈現性別議題的內容。後續用這兩大主題設計教案作為收集劇本創作的素材,四次工作坊的活動經過整合,被運用為互動式演出的形式,因為劇本題材多取自工作坊的活動進行拼湊,因此沒有顯著的主要架構。由即興問答「我是誰」的遊戲開始,在問與答之間反思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後面串接身體自主權工作坊的走秀活動,以及使用論壇劇場的形式進行結不結婚的辯證,與已婚與未婚女子的獨白來揣視婚姻,最後用每位演出者參與本製作的個人心得與主題曲作尾。
以女性視角出發,於不同世代之間的交流看待婚姻,印象中在上學期設計訪綱的時候,組員對於婚姻好像有不同想像,有人認為結婚很美好,可以穿著漂亮婚紗舉辦華麗婚禮,有人認為婚姻就是人生必經的旅程,到了某個時機點就會發生的事情,有人認為婚姻是保障雙方為合法夫妻的契約限制。理想與現實層面的考量,不可否定的是,結婚是兩個人達成的協議,因此在關係的經營,雙方得要是出於個人意願,與對等付出下完成。
現代社會大多屬於雙薪家庭,已婚女性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夫家仍然堅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概念,認為女人應該擔起家務事與孩子起居,加上華人文化認為女性得要乖巧、溫順、服從,才會被認為是好女孩的形象,這樣的傳統思維使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得要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甚至用退讓來維持表面關係和平,累積的生活壓力使婚姻關係決裂、家庭失和。記得雪雲說,如果要她回到過去選擇,她不會選擇結婚,但是如果是現在,她則是會選擇結婚。
女性自主意識逐漸升,過去被欺壓者選擇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我認為這是很難能可貴的,以她人的例子反思我如何看待婚姻,我欣賞當事人站出來替自己發聲的勇氣,過去面臨的困難得到宣洩的出口,當事人與面臨相同困難者一解心裡不快,說者有心,聽者有意,有道理的話會被大眾接受,然後讓不平等的關係以公正且合理化方式解決。
其實好與壞的事情一直在發生,只是好的事情好像容易被遺忘。
演出前急忙地要拍定裝照,沒有預先告知,所以演員們得要臨時配合我去換衣服,占用他們休息時間去換裝,她們都很樂意配合,有的甚至是幫忙我找夥伴過來拍照,一方面莫名感到有點感動,一方面占用她們的休息時間覺得抱歉。有些人擅於用言語表達,有些人則是用行動付出,記得素人演員們的第一次排練,坐在我旁邊的婉麗似乎是有聽見我說冷氣的風吹起來滿舒服的,所以當老師問說冷氣會不會開得太強的時候,婉麗說:「冷了去拿外套穿就好,反倒是擔心有人熱。」站在燥熱體質的立場,我很感謝她這麼說,但站在晚輩的立場,我應該更多去顧慮到長輩的身體狀況。我一直都不太喜歡肢體接觸,但是在演出前的集氣時間,蘇莉主動過來按按我的肩,並且說聲辛苦了。以及雪霞、桂碧、蔣莉、月津、慧柳、敬致帶了衣服、髮品與料理和我們分享,這樣的互動交流至今仍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