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君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1. 任職之前
學期初時老師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問我是否有意願擔任西洋戲劇史的教學助理,接獲通知我又驚有喜,並且非常好奇老師為何會選擇我?因為我認為在課業上我並沒有表現得特別突出,也不認為我有與人溝通、協調事情的天分,以過去擔任幹部的經驗來看,曾經因為處理事務不周而被老師指責,認為我事情都做不好,並且老師直接指派另一位同學來補位,因此,我害怕攬下責任,擔心工作效率不盡理想,然後又同時沒辦法兼顧課業,認為它將會是一個負擔、一場災難,反正當時我腦子裡冒出各種會把事情搞砸的狀況,所以在答應之前我思考良久。於是我向老師詢問教學助理可能需要完成的事務,老師耐心地交代擔任教學助理需要做的事,於是我既期待又害怕地接下這個挑戰。
2. 分內作業與應對處理的方式
上課以前需要發公告提醒同學本週上課進度與小考範圍,希望同學們記得溫習與提早做準備,每一週大致是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做接洽與溝通,如果老師或同學有事情需要傳達,我需要在第一時間回復,並且傳達訊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學期末的考試,班上有許多同學確診,因此助教需要一一聯繫無法如期出席考試的同學,需要詢問他們身體狀況以及能否如期出席考試,除了需要另外安排多數人可到場的補考時間,慶幸大多數的同學願意配合,所以在進行接洽的時候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不過其中有一位同學的狀況與老師指派的補考方式相違逆,於是處在雙方之間覺得有些為難,那位同學因為確診在家休養,提出能否有線上考試的方案,但老師可能是認為疫情已逐漸趨緩,再者她確診的天數已經超過一個禮拜,沒有不出席補考的理由,以助教的身分看待這件事,雖然我不清楚她實際的症狀,但是我認為那位同學好像以她確診最為特權,認為確診的人就有權力享有不同的待遇,最後還是希望那位同學可以如同其他人參加補考。
3. EMI簡報與英文溝通-助教研習
除了完成老師授予的任務,學校安排教學助理們至少參加一場助教研習會,我報名參加「EMI簡報與英文溝通」的研習活動,講者全程使用全英文,即使在非母語環境或是鮮少接觸英文,經過講者派洛清楚地講解,我能夠清楚瞭解她要表達的意思,再云講者個人散發出來的氣場與魅力非同一般,她充滿自信,說話不沖不忙,遇到狀況時臨危不亂,作為聽者很享受在這場演講當中,想必這些是她站在臺上累積的深厚經驗。除了聽,講者在一段講解之後要我們實際模擬練習,我們依照示範的順序邏輯與同學溝通對話,而且盡可能使用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英語,第一次當然是講得七零八落,不過經過反覆的練習過後,雖然最後一次的對話無法講到非常通順,但是比起第一次來說是進步非常多了。
我很感謝本學期擔任助教,也因此有機會參加研習活動,對我來說,不論是語言或者是學習其他科目,學習的環境極其重要,也感謝西洋戲劇史的老師願意信任我,交付教學助理的工作,雖然與老師、學生的互動關係上仍有些生疏,也沒有全部解決到學生與老師之間課堂上問題,但是感謝擁有這次寶貴的經驗,讓我用不同身分看待事情,因為助教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協調管道,設身處地為雙方想,並且做出適當判斷與回覆,這是我在這次擔任助教獲益最多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