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教練

發佈日期:2023-06-20

陳思妤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本學期有幸能參加教育學系的同儕教練計畫,這個計畫主要是要讓剛進入大學的大一學弟妹能夠更順利、快速地融入大學的陌生環境。因此,在學弟妹剛入學時,身為學姊的我就先與學妹培養感情,詢問學妹剛進入大學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還適應大學生活嗎?選課上有遇到什麼問題嗎?等等的問題,在進入學期中,也會與學弟妹一同參與學習系列的相關講座,達成相互學習與成長,而在學期的後半段學妹又會有新的問題,像是住宿相關的問題、升上大二的師培相關問題等等。

        從一學期與學妹的相處中,可以感受到學妹是一個很認真、有目標、有禮貌的女孩,從與學妹的對答當中,學妹會自己去搜尋相關資料,若真的有疑惑才會提出來與我討論,而不是一個不自己善用工具查資料的人,我給學妹答案的同時,秉持著教她怎麼釣魚、而不是只給她魚吃的意念與她相處,從學妹身上一起相互成長,以下幾點是我從同儕教練的計畫中所學到的事:

  1. 禮貌性詢問:學妹詢問問題總是把請、謝謝掛在嘴邊,讓我學習到待人待事需尊重、有禮貌,把感謝掛在嘴邊。
  2. 先自我找尋資料:在詢問問題前,會先思索問題,自己先去搜尋答案,如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再向他人詢問。
  3. 事先規劃未來目標:學妹會先規劃自己再大學生涯的事情,像是畢業門檻、師培點數、聯電志工等等,運用課餘的時間去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大學有別於高中,會有升學、課業上的壓力,但大學更是要學習與社會接軌的能力,像是溝通力、教學相關能力、師生互動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大學中安排一些課外活動,不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涯,也學習到許多技能。
  4. 教育熱忱:目前已經是教育學系的大三上,在課餘時間我也會利用空檔到教學現場去授課,在教學現場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特殊狀況的學生,會漸漸地消磨掉我們的教育熱忱,從剛進入教育系的學妹身上,理解保有教學熱忱的重要,讓自己重拾教育愛與記得進入教育系的初衷。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同儕教練的活動,因為在我大一時並沒有此活動,導致我在進入大學這個新環境時,一開始內心是充滿著恐懼,如在我大一時,有這樣的活動一定能更快融入在大學生活當中,有在大學更有經驗的學長姊帶著學弟妹,不只是生活層面的問題,還有在師培路上會有許多種種的問題,如有一個人可以指引我方向,或許在我大一時會更加順遂,因此,現在我的身分是為學姊,所以我將帶著我大一時的想像,引導學妹,並從學妹身上看到我所缺乏的,彼此學習與成長,這個同儕教練的活動結束並不代表與學妹的緣分結束,而是可以延續這樣的緣分,在未來的路上,學妹如果有任何問題也可以與與我相互討論,達成一個良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