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暑期實習

【教發】112年度自主校外多元實習-心得(一般生)>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暑期實習
發佈日期:2023-09-11

李冠慧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在松菸文創園區營運中心產業輔導組暑期實習期間,主要帶給我的學習是以下三點:跨領域、溝通力、研究力

 

1.跨領域

對於教育專業的我來說會選擇到松菸文創園區實習,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文創的興趣與熱愛,也因為在高中社會科探究實作中做了在地創生:小農夫市集等相關議題,因而申請此份實習。我認為松菸是一個多元、國際化的活化古蹟園區,亦是一個附近居民的休憩、休閒的生活場域,不過最重要的是古蹟賦予這個地方的意義是不可被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水泥叢林中仍有一處低矮的小房子:松山製菸廠,留存至今,在園區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cama coffee,在品牌進駐之餘,也要思考該品牌能為這棟老建築帶來的附加價值,因為建物中有一根非常高聳的煙囪,過去作為製作菸草的排氣口,時至今日已無使用,但是咖啡廳的進駐,不僅讓咖啡烘培有了歸宿,也讓古蹟的鍋爐房不被遺忘,在松菸可以看到許多古蹟注入新活力的案例,也讓我學習到舊空間的規劃與再利用需要以多方進行思考與評估。

全台最大的都市食農教育園區亦位於松菸,在實習期間有一位印尼藝術家將自己的風車作品帶來台灣展出,將他們作品以裝置藝術的方式帶到田野,透過開會及實地走訪的過程,更讓我學習到藝術如何以不同形式出現在生活中。

2.溝通力

在品牌諮詢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溝通及輔導,在產業輔導組中我們需要的是幫助協助新創台灣品牌傳遞品牌故事與價值,所以需要媒合專業人士替品牌診療,針對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我也參與了暑期文創診療室的品牌訪談,第一次將理論應用於實務產出相關報告,在這之中需要反覆聆聽品牌需求錄音檔,了解其問題轉匯成文字檔的形式,讓我意識到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是需要仰賴不同專業人士尋求協助,例如:商品設計、陳列方式、顧客的動線規劃及店鋪選址等,需要更為細心、謹慎思考,透過多場諮詢及參與品牌的扶植與創新的過程,不僅學習專業知識外的諮詢方法,也讓我了解到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做出有效溝通。

 

3.研究力

在實習期間,我有做新加坡、馬來西亞海外市場調研

在新加坡方面主要是綜整文化發展計畫,其中一個是十五年的文藝復興城市計畫,它整合藝術、旅遊與城市進行行銷,也將創意聚落發展為一個創意經濟體,透過新加坡政府的十五年目標和定位,我學習以藝文融入教育和市場,也了解如何將藝文帶入生活中。在新加坡調研時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印象深刻「任何最有本土性的東西,最特殊的東西,都會走向世界的」因為本土性是當地獨有文化,也因為文化帶出背後的歷史與價值,讓它具有不可取代性,就像新加坡的kopi bag是外帶打包咖啡的包裝袋,現在有品牌把它打造成日常就可以攜帶的不同尺寸包包也打破我對一樣東西的既定使用方式。在馬來西亞調研中,最喜歡的部分是本土工藝品,也讓我覺得看當地的雜誌:大馬讀旅,可以大開眼界,過去我只知道馬來西亞的風箏和紡織業很有名,但我從來不知道馬來西亞的特殊工法的布料名稱、用途,讓我覺得調研工作不僅可以認識當地手工藝,也讓我了解該國的文化底蘊。

 

在實習期間,不僅讓我更了解古蹟空間的再利用,也讓我提前學習職場中開會與小組合作、分工方式,透過每周組會確認自己的進度,也在每一次的實際操作(記者會、品牌訪談、品牌諮詢、文創診療室等)學習到溝通與洞察技巧及數據、文書資料歸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