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科技發展的時代,我很榮幸能夠在2023年的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的青年科幻小說類中榮獲貳獎。這是對我創作的認可,也是對我對科技與人類關係思考的一種呈現。以下是我在這次得獎中的心得與感想。
我的作品《機器人:從愛到無情的工廠之旅》試圖探討科技發展中,機器人在生產和工作領域逐漸取代人類的可能性,以及這種趨勢所帶來的影響。機器人在故事中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被賦予了情感和獨特的個體性,使讀者在感受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深入思考機器人的生命價值。
「機器人」這個詞源自捷克語的「Robot」,本意爲「強制勞動」也就是說,機器人能幫人類從事人類不想做的勞動。沒有血肉、不會察覺痛苦、不會抱怨的便利工具。它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慧型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7個特徵的柔性機器。機器人的工作是無法取得任何回報,只要還有能源,就能無止盡地工作下去,充電之後再繼續工作,直到零件耗損終至解體為止。
它們的生存意義就是:為了避免被解體,工作只是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機器人不可避免地失去本身對工作的控制,失去對生活及自我的控制。他們從來都不是自主、自我實現的存在,只能是以資產階級欲其所是的模式而存在。
隨著近年人工智慧的議題及相關技術不斷湧現,毫無疑問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擁有高智能的機器人在很多地方都會取代人類,許多曾發生在人類身上的問題及悲劇,也一定會在機器人上出現,畢竟歷史就是會不斷地重演。
故事中描繪的機器人與人類相似,同樣擁有情感和思考。這是一種引人共鳴的手法,讓讀者在思考機器人的處境時,也不禁反思人類自身的價值觀和對於科技的態度。機器人的冷酷命運成為一面鏡子,反映出人類是否應該更謹慎地引領科技發展,以確保這種發展符合人文價值觀。
在得知自己獲得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的消息時,我感到非常激動和感激。這個獎項不僅是對我個人創作的認可,更是對於科技文學的重視。我深信,科技文學有著無窮的可能性,可以啟發人們對科技的思考,引領我們更加理性和人文的科技發展。
在未來,我將繼續關注科技發展的方向,以及它對人類社會和個體生命的影響。同時,我也期待能夠透過我的筆觸,繼續探索科技與人性之間的關係,呈現更多引人深思的作品。最後,再次感謝善科科技文藝獎的評審和主辦單位,讓這個得獎的時刻成為我創作生涯中一個難忘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