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奕捷
理工學院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12/20是我們的畢業專題發表日期,隨著時間的接近越來越緊張,因為這個競賽發表,代表著我們必須把四年所學習到的知識、工具,活用呈現出來讓所有的評審以及學弟妹了解,從開始準備一直到中間的坎坷,到最後的發表真段路程真的學習到非常非常多的東西,
發想過程中其實真的很坎坷,因為我們希望結合教育與AI,但同時真的希望做出來的東西是真的實質有幫助,而不是像用遊戲類型等的教育結合,僅僅只是幫助學習、提高學習興致這樣。於是我們著手於現有的教育體制,本身是有國中會考、高中學測的教育體系下出生的普通大學生,於是對於現在的教育系統非常了解,並且有非常多個人的想法!
為了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了解各科目之觀念,而非以背題目的方式去學習,希望能夠不要再讓台灣教育繼續背負著填鴨式教育的罵名,團隊針對社會科以及自然科進行切入,並希望以團隊討論主題的方式,利用問題倒像是的學習去激發同學間的思辨,重點不再是刷題目、練考卷,而是更著重於讓學生了解每一個主題、題目要傳達的觀念及思路,希望藉由ai語言模型結合其他技術做整合以及延伸應用讓其發展為教育專用的AI機器人,為台灣的教育盡一份心力也期許能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最後的成果有達到所預想到的效果,問答系統知識庫回答得更貼近國中課本內容,不像一般的語言模型沒有過濾的知識!討論室的部分也成功在多人的討論中加入AI進行腦力激盪,總而言之,我們有達到我們當初所構想的方向,當然系統上面絕對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其實一個系統、作品從無到有的建立,從中不斷的學習,這樣的經驗是非常寶貴難得的。
這次入圍名單出來的時候說實話真的能夠松一小口氣了,聽說這次報名的組別多達95組,400多位參賽者,其實當報名送出的時候,心情真的是非常的忐忑,很擔心自己團隊做出來的這個作品很難入圍決賽,但幸好入圍名單出來的時候非常榮幸有入圍,這樣在接下來的12/16當天決賽的時候,就能夠到現場看看其他組別做的作品,並且也能吸收很多的經驗,更能從評審中學習,希望能夠吸去更多的經驗,以及來自多方的指教,期待讓我們的作品在經過這次決賽的洗禮後能夠更上一層樓。
拿到補助之後,我絕對會更新我的硬體設備,讓我可以使用更好的語言模型,提高電腦的顯存容量、效能,讓我的語言模型能更進一步的進化,能開發出更多的功能,並且在未來我還希望我這次比賽的作品能在我更進一步修改內容,不斷地從品審委員中吸取經驗,修正我們的作品,繼續拿去其他領域或者AI的類似競賽中征戰,希望能夠在未來不斷的進化,我也能繼續持續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