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旻均
管理學院
經營與管理學系
會參加這個比賽是因為在上學期的三創課程有做了相關的企劃,我們發現台灣有很嚴重的廚餘問題,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2012年至2021年近10年間的廚餘數,台灣每年平均扔掉的食物,若以標準60公升廚餘桶堆疊比喻,可超過1萬座台北101。當遇上天災的損害、人為分級、餐廚邊角料、商店賣不完及家中沒吃完所浪費的大量食物,讓廚餘管理系統負擔沉重。從產地到餐桌無法處理的剩食因腐壞所釋放的氣體與汙染物,將再度回到大氣與土地,加速全球暖化、影響生態環境。廚餘做為每天都會產生的廢棄物,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將許多食材發揮最大作用,仍是有許多人們食材的部位是人無法下嚥的,依然還是會將這些剩餘食材直接作為廢棄物丟進垃圾桶當作垃圾燒掉、丟進廚餘桶當作堆肥以及掩埋在掩埋場。
而我們選擇研發廚餘回收機是因為我們認為一般大眾將廚餘隨著一般垃圾一起傾倒,而未進行分類,無非是覺得另外收集廚餘很麻煩且容易有異味。對此我們希望能透過回饋點數轉換金錢的方式吸引使用者使用我們的廚餘回收機,從而提高大眾對廚餘及一般垃圾的分類意識。另外,我們也結合了目前的AI技術,透過智慧語音系統,提供使用者即時的回應,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再與目前在推廣的黑水虻養殖結合,將磨碎的廚餘轉化為黑水虻的食物,而黑水虻的每個生長時期都可以作為經濟產品,用於餵養牲畜,糞便也可以做為肥料滋養農地。這樣的循環系統能夠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產生的牲畜和農產品最終都會流向市場,形成一個全新的可持續循環鏈。不過黑水虻也面臨著一些缺點,像是市場接受度,由於大家對黑水虻還不夠瞭解,甚至多數人連黑水虻是什麼都不知道,知道的人可能也會因牠像蛆的外型,而對牠抱有疑慮,這就使我們在拓展客群增加了難度,更遑論認同公司的理念,這和拓展客群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對於黑水虻處理廚餘的概念,市場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接受和理解,特別是在食品安全和品質方面。還有在養殖黑水虻也要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術,需要有效的管理和培訓。另外還有依賴廚餘供應的問題,如果廚餘回收量下降,可能會影響到黑水虻的飼料供應,對公司的收益造成負面影響。
原本在課程上的的企劃只是單純提出廚餘回收機與黑水虻的結合,並沒有提到AI技術,是這次的競賽要求讓我們能夠想到,在這個科技發展越來越迅速的時代,AI技術也逐漸普及在日常應用中,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引進AI技術以完善廚餘回收機,順應時代潮流同時也能有效減少使用者的操作障礙,增加使用者的使用體驗,能夠將之與AI技術完美融合不僅更符合未來的商業趨勢,更能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意願,即是研發此機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