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孟婷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時光飛逝,合學團體的時間邁入尾聲。剛開學問了組員們一句:「要不要一起組讀書會」,大家便答應一起在即將邁入四年級的三下時光,一起參與這項活動。
我們的合作團體採線上及實體學習, 配合數位遊戲找不清楚的弱點,並且經由擅長這項科目的同學幫忙解題。
在英語學習方面組員們各自提供了自己的英文學習策略讓大家參考,使學習可以更加快速。
數理方面則是發現基礎的公式需要記熟並加以運用,因為許多的題目都是同樣概念,卻使用不同的問法來問,使我在作答的時候就不易聯想到。像是有關速率、速度等或是代數符號對我而言都是需要加油的,組員在解題的時候會將概念及步驟拆開讓我看到,我覺得學習起來更有效率。
在學習國文時我們也用了六何法來拆解文章,在古文理解的時候抓出關鍵字句來對應題目,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及歸納主旨。經由這次的學習之後,對我未來在進行國語備課的時候,能更有層次及邏輯的安排課程。
我們不僅進行學科的討論,有時我們也會一起檢討課程上面的困難及學習上的想法。
而在大二時因為課務繁忙及人數不足的關係,遲遲無法組成一個可以好好靜下來共學的團體,終於在大三時,同學們有更多的空堂可以一起自主規劃時間,於是決定一起籌辦讀書會,有大家的陪伴支持、安靜的環境,讓我在這個時候能好好學習。
現在已經沒有教師、家長督促,我們已經成長為一位獨立的個體,所以自律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律通常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尤其自己在家做事情很容易受到其他外在因素影響,旁邊有許多食物、手機、床……等,無法好好專注於自己想完成的目標,常常看著手機就默默過了兩個小時,或是一時興起的整理家務而拖延自己該做的事情,自己壓力大就容易尋求網路資訊管道舒壓,卻因為資訊雜亂而越來越煩惱,正事可能就會被擱置了。
這次的合作學習團體,有種回到高中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不一樣的是大家來自臺灣各地,學習風格、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等習慣都是有差別的,所以可以從每位同學身上汲取不同的想法及經驗,於學習上也能更有效率。
除此之外,一群人一起專注於同樣的目標上讓我更加有動力學習,中途我們會聊聊天、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自己正在準備什麼?或是有沒有新的目標正在執行?
我想適時的放鬆、交流,也是我在合作學習團體上面學到非常重要的事情,「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途」,每位同學對自己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可能會過於嚴苛而難以放鬆,經由一段時間的專注及互相交流,讓我在團體當中可以更加熟悉彼此並培養默契,一起團結凝聚向心力。
最後,合作團體是一個可以自由規劃自己努力目標的地方,可以發揮自己的想法在計畫上實現、或是一同解決某些問題,和課內的教學性質不一樣,是有很大的學習空間,每週的這個時段也讓我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能好好討論自己以往不懂或是以往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在讀書會當中,每個人的亮點、學習風格、讀書方法等都十分特別,令我為之一亮,也讓我覺得學習不是只有單純歸納重點、螢光筆等等,學習他人的學習,我認為也是讀書會當中很充實的部分之一。合學團體的結束雖然不捨,但是未來有機會希望還能一起設立目標,共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