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愷岑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場演講主要是要探討海洋廢棄物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聯性,而且是我聽的第二場關於海洋保育的講座。就像我上一場演講的心得所寫到的,我本身對於海洋生態有蠻大的興趣平常也很喜歡去海邊走走,因此對於海洋保育這部分的議題會有比較多的關注。也曾經在教案撰寫時去寫到與海洋保育、廢棄物分類的相關議題。因此這場演講能讓我對這個領域有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在未來可以將我所學到的東西編入教案當中交給學生。
在這場演講當中講師很仔細的講解了各種各樣的海洋廢棄物,這其中讓我最有印象的部分是關於廢棄漁具的,因為漁具這部分可能離多數人比較遙遠,因此對這些東西都不太認識,想到海洋廢棄物時也不會先想到這個部分的垃圾,但其實對台灣這個漁業發達的地方來說,廢棄漁具是個很嚴重的污染問題。透過講師的仔細講解我們可以了解到廢棄漁具這一類海洋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多方面傷害以及這些東西是怎麼樣被遺棄的。而這些廢棄物的危害像是造成海洋生物的纏繞、誤食或是附著,進一步破壞海洋生態平衡;也可能會纏住船隻的螺旋槳或其它設備,導致航行出現意外事故。更有可能滲出有毒物質到海洋當中,對海洋水質和生物健康造成長期污染,造成更大的環境問題。
而講師也向我們介紹了目前全球在解決海洋廢棄物問題上的努力和方法。首先是加強對海洋中的塑膠廢棄物進行監測和清理,通過現在科技技術的進步,有效地追蹤和移除已經存在的污染物。再來是管理使用後的塑膠製品,防止它們進一步進入海洋。最後是最貼近我們生活而我們有最能夠做到的是改變生產與消費模式,避免塑膠廢棄物形成。透過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宣傳,改變我們作為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鼓勵更多人選擇環保用品,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最後講師用「地球角度而言,根本沒有廢棄物可以丢棄,因為垃圾和我們,都同處在一個地球上。」作為結尾,這句話讓我覺得很震撼。我們常常認為把垃圾掩埋或燒掉就解決了問題,但事實上,這些垃圾並沒有消失,只是被我們假裝忽視了。因此,從生活當中有效的減少垃圾的產生才是我們最根本要做的事。減少垃圾的產生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講師以「食」為例,告訴我們可以選擇多吃當令食材,購買本地產出的食物以減少碳足跡,並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而在「購物」方面,我們可以在購買時減少一次性垃圾,選擇環保的包裝方式,或是以維修代替購買新商品,這些做法都能減少垃圾量。
這場演講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小小的選擇和行為都對地球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做起,努力減少垃圾的產生。在飲食方面,因為我目前是住在宿舍沒辦法自己煮的狀況下,可以選擇在外面吃完不要外帶多製造一次性的紙包裝盒或是外帶時自備環保餐具,也可以在全家或是7-11購買友善食光和i 珍食的商品,減少食物的浪費;在購物時,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像是紙袋等等。這些小小的改變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負擔,也可以讓我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